问责心得范文(3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16:20:03 点击:

篇一:问责心得范文

  

  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3篇)

  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

  篇1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今年1月召开的__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要制定党内问责条例,将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制定问责条例,是继20__年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后,中央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又一重要部署。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利器,为防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权力脱缰加上了一把锁。

  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律执行的主体是全体党员,问责条例贯彻党章,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问责,就是要倒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将纪

  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领导干部在用权时多一份敬畏和担当,不能再拿纪律和规矩不当回事,也不能再游离于管党治党责任之外了,切实做到发现苗头及时提醒,违反纪律立即处理,严格以纪律为标尺管住全体党员特别是80多万名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将制度执行抓严抓实。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问责条例作为管党治党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只有落地才能见效。如果仅仅停留在有了制度规范,而不去狠抓重抓执行,管党治党的责任依然难以真正归位到位。要狠抓制度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而不是软皮筋。各级各地党组织,特别是组织、纪检、宣传、统战、zd等党的工作部门,要克服老好人思想,以担当精神抓好问责条例的贯彻落实,要严字当头、实字打底,抓严管严、抓实抓好,坚持一碗水端平,杜绝特殊化和破窗效应,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执行制度方面失职失责的,要敢于碰硬、敢于亮剑,坚决做到执纪必严、失责必究,让党纪党规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让有责必问成为常态。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无数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层层筑牢防线、层层压实责任,将监督管理

  的网织得越来越密,让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才能最大程度阻止党员干部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避免违规违纪违法的各类悲剧反复上演。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失责就必须被问责。少数地方单位的领导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对于班子成员和下属职工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满足于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实际上是你不好,我不好,大家不好。问责条例的审议通过,将从根本上打破这一僵局,这也是倒逼解决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以及腐败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损害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都要严肃追究责任,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从而倒逼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担当责任,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党内问责由规定升格为条例,层级更高,覆盖更广,权威性也更强,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器,必将为全面从严治党再加制度砝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有让问责条例的各项要求落地生根,才能真正发挥好重器的重磅作用以及利器的利剑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担当精神抓好落实,让问责条例真正发挥治党、管权、治吏

  的积极作用。

  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

  篇2《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之后的又一次党内制度创新,是深入推进从严管党治党的有力举措,是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障。可以说,《问责条例》是对党内法规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是一次较真碰硬的制度探索,让管党治党的责任更严更实。

  突出主体责任。《纪律处分条例》所适用的对象是全体党员,而《问责条例》条例则侧重于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处罚,落实责任是《问责条例》的关键。各级党组织肩负着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而党员领导干部则是推进管党治党的关键少数,抓严抓实主体责任和关键少数,等于就切中了管党治党责任的大动脉,唯有二者相配合、齐使劲,才能真正管好党治好党。《问责条例》无疑是把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规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底线。同时,把责任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zd等党的工作部门,一举打破单兵作战的陈旧思维,有利于形成管党治党的强大合力。

  突出担当精神。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党治党责任担当起来,是《问责条例》的核心。构建权力与责任相适应的问责机制,是制度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要唤醒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就必找准责任边界,形成管党治党的负面清单,让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清楚知道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最终形成责任倒逼机制。

  突出问题导向。严肃问责是《问责条例》的重要内容。《问责条例》对于问责的范围作出了明确划定,主要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开展问责,对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和损害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既要追求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首次从党的制度层面规定,严肃追究三方责任。对于强化两个责任机制来说,无疑是一次制度上的巩固和完善,对于领导而言,更是责任的倒逼和担当精神的落实。

  突出凝心聚力。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问责条例》的导向。只要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使命、忠诚担当,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强化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必须较真碰硬、传导压力。领导干部要履职尽责,党员要身体力行,只有心往一处想,才能劲往一处使,只有步调一致,才能确保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巩固和加强党

  的团结统一。

  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

  篇3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共中央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堪称是问责制度的顶层设计。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不必赘述,对问责条例的施行,公众充满期待。问责是在责任认定的基础上的纠偏与处罚,我们一再强调党员干部与公职人员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而问责是最有力的保障与最有效的促进。不追究责任,责任就是空的,相关制度规范就会沦为稻草人。问责机制日趋完善,必须严格执行不走样,方能成为杀手锏。

  问责条例来源于实践的提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再在执行与践行中不断完善这是制度创新与实践的循序渐进。问责条例,既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体现,又是严是爱、松是害的反映。问责条例的鞭策动力与衍生力量在于,从严厉问责、规范问责入手,消除党员干部乱作为不愿为或不敢为的思想藩篱,朝着有作为必有为大作为的方向迈进。

  问责是手段,问效是目的。或者讲,强化问责贵在助力问效。

  问效不仅是进一步的监管行为,更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核心。监管的重点,要放在办事效率和办事结果上。这才是关键所在。包括问责制在内的党内制度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也是确保权为民所用,不仅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更要让权力对权利产生敬畏,增强权力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问效也是检验问责的重要标准。具体来讲,问效,首先要追问机关效率与效能。目前,机关的庸懒散奢行为,尚有其存在的制度土壤。对此,必须在制度革新上下功夫,在提高效率上出实招,在优化效能上动脑筋,无疑及时到位的问责可以起到推动作用。其次是追问办事效果。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最高标准,不能局限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改观,更要让群众少跑腿办成事,及时有效的问责拉近官民之间身体与心灵距离的一线牵。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强化执行让问责条例落地生根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共中央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我们党95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

  键是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担当责任,做到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心系使命、扛起责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要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在95年的光辉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跨越道道险阻,将曾经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国度,让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从而拥有一支纪律严明、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让人民有信心、国家有希望、民族有未来。

  能否拥有一支深受群众信赖的干部队伍,不仅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虽然从总体上讲,建党95年来,绝大多数广大党员干部都能够克己奉公、一心为民,始终怀揣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来开展工作,但是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立场有所动摇,在开展工作时急功近利、患得患失。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受不良习气的影响,放松了世界观改造,不仅贪图享乐安逸,甚至还沾染上了腐败习气,工作上更是消极应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风、疏远了党群关系,党的队伍建设因此面临新的挑战。

  当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不行,这是由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决定的。因此,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通过从严治党来提升党的战斗力,更好地为来百姓服务。而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无疑释放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

  这次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贯彻党章,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问责。应该说,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有利于打造更廉洁、更高效、更主动的党员干部队伍。但是笔者觉得,要想使问责条例能够真正成为推动并改进党的工作,更好服务身边百姓的重要力量,关键还是要强化执行。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始终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指导思想,以强有力的执行让问责条例落地生根,锤炼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二:问责心得范文

  

  问责心得体会范文

  责任感是一种内心的驱动力,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承诺和担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个人和他人的影响。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具备责任感可以培养自律。责任感是推动一个人履行自己义务的内驱力,它可以让人在做事时更加专注和坚持。在我个人的经历中,负责任是我长期以来的目标之一、我渐渐地发现,只有满足自己的责任,才能够更好地管理时间、制定计划并遵守承诺。例如,在学习方面,我会设定每天的学习目标,并坚持按计划进行学习。即使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也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且展现出应有的毅力。这种自律给予我一种自信和满足感,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其次,具备责任感可以增强个人的信任和信誉。在工作和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信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我们展现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时,他人才会相信我们的能力和诚意。正如一句俗话所说:“做人要先有信誉,做事要先有担当。”一个具备责任感的人会尽力兑现自己的承诺,不仅在完成任务上表现出色,还会展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我在工作中经常被委以重任,在很多场合下,我必须对我的行动和决策负责。当我能够以诚实、可靠、负责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事物时,他人会对我产生信任感,并且选择与我合作。

  再次,具备责任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当我在团队中工作时,我发现责任感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团队关系的基础要素之一、一个负责任的队员会尊重他人的意见,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参与到团队的工作中。他们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并愿意与他人分享和学习。在过去

  的项目中,我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并确保每个人都有责任和承担。这样的合作使得团队更加有凝聚力和生产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共同的目标。

  最后,通过具备责任感,我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来自于责任的履行。只有当我们对自己和他人负起责任,才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我看来,责任感并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奉献和成就的体验。当我能够以一种专注而有力的方式履行我的责任时,我会感到一种使命感和满足感。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责任对我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能够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帮助他人。这种相互支持和接纳的关系是幸福和满足感的源泉。

  总结而言,责任感是我所重视和追求的品质之一、具备责任感可以培养自律、增强信任、促进团队合作,并为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带来无限的可能性。通过反思和实践,我意识到责任感并非是一种负担和压力,而是一种力量和动力。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并发展我的责任感,以帮助我实现个人目标,改善自我成长,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三:问责心得范文

  

  学习问责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问责条例使我深受启发和感悟。问责条例是一种监督和约束机制,它规定了公职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了责任界定和追责机制。通过学习问责条例,我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首先,问责条例强化了权责对应的原则。在问责条例中,明确了公职人员的权益和权力,但更加重视公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问责条例要求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秉持公正、廉洁、忠诚的原则,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问责条例强调了透明度和公开性。问责条例规定了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求他们在行使职权时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和审查。这种透明度和公开性的要求可以有效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公职人员的廉政意识和道德水平。

  再次,问责条例强调了问责的程序和标准。问责条例规定了相应的问责程序和标准,确保问责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例如,问责条例规定了问责的种类和方式,包括批评教育、组织处理、责令辞职等。同时,问责条例规定了问责的标准和依据,要求对违法、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肃追责。

  最后,问责条例强调了问责的效果和作用。问责条例要求问责过程和结果要及时、公正和有效。这种要求可以提高问责的实效性和约束力,推动公职人员履行职责、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

  通过学习问责条例,我认识到问责是一种制度保障,它对于推动政府治理、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实现社会公正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我也认识到问责不仅仅是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更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需要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和监督,共同推动问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推荐访问:问责心得范文 心得 范文
上一篇:两个结合民族区域(4篇)
下一篇:2024关于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