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菁选3篇(完整文档)
来源: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17 17:35:04 点击: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菁选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陶罐、铁罐的图片
2、幻灯片
3、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言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同学们都很喜爱读童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陶罐铁三个字。
请大家齐读课题
这就是陶罐的图片,这就是铁罐的图片(粘贴)
下面就请同学们听录音带中的故事,边听边想,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谦虚,骄傲)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陶罐的谦虚,哪些语句又体现了铁罐的骄傲?
(学习汇报,读文中语句)
2、指名读句子,(出示幻灯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3、出示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师:由于陶罐说得有道理,铁罐恼羞成怒了,生气时怎么说话?(声高气粗)
②指名读,你听出哪些词同学重读了吗?此时的铁罐还只是骄傲吗?(板书:无礼)
③谁愿意读读?读出你不同的理解。
④陶罐听了铁罐无礼的话后,是如何回答的?
4、出示句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①自读这句,体会出什么?(板书:宽容)
②谁来读读这句话?
③有什么可吵的呢?表达了什么意思?如果把它变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齐读这句话。
④陶罐都已经这样说了,而铁罐收敛了吗?文中是怎样写的?
B、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提问:
①读这两句时语气一样吗?
②读时能变换语调吗?
(不能。A句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B句语气自然*稳。谦虚:虚心,不自满。)
③谁愿意读一读。
a、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Ⅰ、小组内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句。
Ⅱ、学习汇报,评价
Ⅲ、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出铁罐的骄傲的?(轻蔑)
轻蔑是什么意思?轻蔑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两个懦弱在读时语气相同吗?为什么?
Ⅳ、找两位同学对着读
Ⅴ、指名读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仔细看标点,想想怎么读,再读。
Ⅵ、过渡:许多年以后,当陶罐被挖出来时,它说的第二句话是什么?谁来读一读。你体会出什么?(友善、宽容)
三、(去掉四部分对话的提示语)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指名同位读。
3、分男女生读。
四、谈收获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要谦虚,不要骄傲
2、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3、骄傲的人下场是可悲的
五、作业:
1、请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小组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课前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图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说他们什么特点。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4、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反复进行。
三、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学生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③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④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⑤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二、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三、续编故事
续写铁罐给陶罐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
美观不复存在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3
课题:陶罐和铁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高兴,一个忧愁。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 铁罐)。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板书;陶罐)
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 和老师一起书空。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话音刚落)
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19*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学生速读课文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
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
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
生齐:是!
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啦。
师:愿意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吗?
生齐:愿意。
师:谁愿意?你为什么喜欢陶罐?
生1:我喜欢陶罐,因为他很谦虚。我是从P101页的这句话看出来的。“不敢,铁罐兄弟。”
师:看出了谦虚。(板书:谦虚)还有吗?
生:我也喜欢陶罐,因为他不仅谦虚,还不懦弱。(师板书:懦弱)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得:“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师:懦弱,什么是懦弱?
生:就是软弱,不坚强。
生1:我觉得陶罐就很懦弱。铁罐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却说不敢,还铁罐兄弟。我觉得他很窝囊,懦弱。
生2: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反而觉得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和挑衅,表现的很从容,很谦虚。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不能和铁罐硬碰。
师:陶罐是不是真的害怕呢?
生:不是,是谦虚。
师:谦虚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怕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谁来试一试?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他读的很好,但我能读的更好。生读
师:好,你是一个正直,刚强的陶罐子。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我觉得陶罐很*和,不屑于与铁罐争吵。
师:还有什么理由让你喜欢陶罐?
生:还有陶罐很仁慈,很宽厚。我是从:“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陶罐,而讨厌铁罐。也来说说你的理由吧。你为什么不喜欢铁罐?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他傲慢。(师板书:傲慢)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1:根本没有傲慢。生2:他说的很好,但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生3:我觉得他读的还行,但我能比他读的更傲慢。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出了气势,你已经进入了角色。
师:还有相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铁罐很神气。我是从:“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谁还能更神气?
师:面对争辩的陶罐,铁罐?
生:恼怒了。
师:谁想读读看?
师: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师:恼怒的铁罐看到陶罐居然还和他讲道理,这时候他怎么样?
生:他气的愤愤的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简直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师:你能读出他的怒不可遏吗?
生读。带动作。
师: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课件)
A:读陶 B:读铁
师:谁能即兴演一演,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场景?
师:看了刚才的表演,我也想试一试,可以吗?我演陶罐,大家演铁罐。
感情朗读,动作表情,神态,烘托气氛,达到高潮。!
师:看来大家真的非常非常讨厌铁罐,厌恶铁罐。(师表情)(表情转变)难道铁罐就没有优点了吗?4人小组,讨论讨论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指导,2分钟)
师:讨论好了吗?讨论好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铁罐虽然很傲慢,但是却很坚硬。(板书:坚硬)而陶罐虽然很谦虚,但是却很易碎。(板书:易碎)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2: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就骄傲,自大,就会像铁罐一样,下场会很可悲。
生3:我觉得人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短处。就像陶罐知道自己的缺点是易碎,就不和铁罐碰撞,做人也贵在有自知之明。
四.总结寓意,拓展练习,学会辨证看待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人无完人吗!
师:这则寓言正是抓住陶罐的优点和铁罐的缺点,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想,他能赞美陶罐、批评铁罐,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赞美铁罐而批评陶罐呢?这回我们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把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出示课件)有兴趣吗?留为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好好创造创造,明天课堂上我们进行展示交流。好不好?
下课!
推荐访问:陶罐 铁罐 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菁选3篇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1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 陶罐与铁罐优质教案 《陶罐与铁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