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丑菊》教案3篇(完整文档)
来源: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06 13:15:06 点击:
《丑菊》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3.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丑菊》教案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丑菊》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主次。
3.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丑菊吗?知道它和一般的菊花有什么区别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丑菊》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眼中的丑菊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谈谈初读感受。
4.质疑问难。
(1)“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名可以丑,但实必定要美”?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组内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3.班上汇报交流。
(l)感悟丑菊的外形美。
①理解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②点击课件,电视屏幕上显示丑菊美丽的样子。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要怀着对丑菊的喜爱之情来读。
(2)感悟丑菊开花时的特点美。
①理解有关语句。
②点击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丑菊开花时的静态之美。
③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3)感悟结尾句的含义。
①谈一谈对这句的理解。
名:指姓名或外表。
实: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特性。
“名可以丑,但实必定要美”,这句既是对丑菊的评价,也告诉人们,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内在的品质必定要美,不要华而不实。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受的启发。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落花生》一文,说说在写法上,你从这篇课文学到了什么?
五、延伸拓展(任选一项完成)
1.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写下来。
(提示:从知识上、思想上、写法上等方面谈。)
2.课下观察一种植物,看看从它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写成一篇习作。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师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丑菊的特点,并从中受到教育。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联系《落花生》一文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探究活动
开展一次名为“美是什么”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哪些人的名与实是不相符的。然后把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回家可以向爸爸、妈妈,或者朋友介绍丑菊。
《丑菊》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丑菊这种植物的特点。
2、 积累好词好句。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竟然有一种菊花的名字叫丑菊,它有什么与重不同呢?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存疑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质疑答难
1、学生质疑(A:“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什么意思?B:为什么说“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2、 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A:自读感悟。
B:组内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C:班上汇报交流。
(1)感悟丑菊的外形美。
① 理解描写丑菊外形的语句
颜色美:绿绿→黄色→金黄形状美:绿豆→黄豆→铜钱 妖小美丽几十片花瓣一层又一层
② 感情朗读这一段。
(2)感悟丑菊开花时的特点美。
① 理解有关语句。
夜晚:花瓣自动合拢得名:状元伞、假葵花
白天:张开花瓣,迎着太阳
② 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感悟结尾句的含义
①谈一谈对这句的理解(“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话既是对丑菊的评价,也告诉人们,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内在的品质一定要美,不要华而不实。)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受到的启发。
③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激疑拓展:
课下观察一种植物,看看从它身上能得到什么启发,写成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18、丑菊
颜色美:绿绿→黄色→金黄
外形美:美丽 可爱
大小:绿豆→黄豆→铜钱
特点美:夜晚合拢、白天张开、迎着太阳
(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
《丑菊》教案3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丑菊名丑实美的品质。
2.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文章借丑菊所要表达的思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由题入手,谈话导入
围绕课题中“菊”,说说你知道哪些“菊”,有什么特点?
(调动学生积累的知识,为理解“丑菊”名丑却实美这一主题思想作铺垫,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由疑促思,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大胆提出疑问。归纳并整理,如:“丑菊”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真的很“丑”?作者眼中的丑菊是什么样的?作者借“丑菊”要表达什么?“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是什么意思?教师对学生提不到的问题进行点拔,引导学生挖掘文章所表达思想的深度。
(学生认识事物往往是以整体入手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肥心中的疑问大胆提出,让这些问题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大门的钥匙。)
3.细读课文,分析并解决问题。建议学生们先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去自己分析问题,然后将自
已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经过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及习惯。)
三、激发兴趣,探究特点
1.联系实际,说说你受到的启发。
2.讨论讨论:《落花生》和《丑菊》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你从这两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及时的归纳总结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使其逐渐转化为学生能力。)
四、积累语言,感情朗读
由学生自己选择读自己喜欢的词、句子、段落。
五、实践活动
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选择一种对你有启发的事物,想想你体会出的道理并说给你的父母听听。
板书:
丑 菊
沉睡一年
绿豆大
打花苞
黄豆大 名丑实美
铜钱大
开花 几十片花
昼夜之别
推荐访问:教案 《丑菊》教案3篇 《丑菊》教案1 丑菊这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