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9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5-01 20:55:04 点击:

篇一: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固定资产的特征

  作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第二,使用期限较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连续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并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成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公司设置了固定资产的直属机构设备部,负责监督和审查生产部门的资产管理状况,生产部各车间设立了设备员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等。2.建立固定资产规章制度。公司发展至今,已建立了固定资产制度,并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行为,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提高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维护了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及增值。3.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在资产规划、新增、购置、安装、验收、投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使用。

  三、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实物不清,账实不符。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大、部门之间流动性大、种类繁多,再加上资产管理不善,导致部门与财务部、设备部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管理上存在着相互脱节,致使固定资产盘点不清。如有些资产由于公司扩建或人为因素早已拆除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未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而未作账务处理。

  2.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现行的会计制度,造成一种假象:货币资产比实物资产更加重要。因此,固定资产在采购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重视,层层审批,责权分明,但是在采购之后的使用环节却被慢慢地忽视了,比如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登记管理、定期保养维护、正常有效使用等等,忽略了资金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实物。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

  3.保管、使用制度缺少严谨性。固定资产基本都是使用部门自己保管。在固定资产转移、出售时不严格按有关规范操作,造成监管部门账面财实不符,管理不能连续,甚至会引起纠纷。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保养、维护、检修不及时,使资产迅速老化,缩短寿命,导致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

  4.会计监管力度不够。固定资产核算简单,有的只设两个反映固定资产增值变动会计科目,从入账开始,直到清理报废,其数据很少有变化,在此期间缺少对资产连续定期清查。所以固定资产账面只反映历史成本,而与实际价值不符。不定期清查造成固定资产在运作过程中流失,不清楚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也不能充分掌握全公司固定资产分布状况和使用状态,因此不能对企业部门进行合理组合及资源共享,造成闲置浪费。

  5.以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造成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再加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意识、管理观念淡薄,是影响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和对策

  1.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就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要定期、不定期、对使用部门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保养、检修和日常维护运行工作。对技术含量高、价值较高的,如房屋、大型仪器设备和精密仪器等固定资产,要制定使用操作范围,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以求明确责任。

  2.完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要具备严谨科学的程序,购置固定资产需使用

  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选型。在固定资产的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等环节必须及时准确的上报给公司相关部门。

  3.加强监管制度。企业在投入使用固定资产后,按要求监督其具体使用情况,是否有损害固定资产寿命行为,是否定期维护,使用是否超出允许范围,要有人定期抽查上报。只有这样,才能更精确掌握固定资产动态,直至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随着固定资产不断使用,固定资产有形和无形损耗,其价值不断减少,但在账面上固定资产价值一般保持原值不变。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差别较大,因此公司固定资产只有计提折旧。方能掌握其新旧程度,原值及净值等,使得固定资产损耗得以补偿。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培养具有新思维,新意识、新技能和责任心强的资产管理人员。向有经验的资产管理成功的企业进行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这样,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五、结论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细致的工作,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是企业生存长期保障。

篇二: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资产管理流程不完善:一些企业缺乏规范的资产管理流程,导致资产信息不及时、不准确,难以对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资产分类管理不清晰:企业中的资产种类较多,管理的方式不同,缺乏统一的分类管理标准,难以进行资产的整体监管和管理。

  资产定位不精准:企业中的资产信息定位不准确,导致资产的位置信息不清晰,无法进行准确的资产监控和管理。

  资产维护保养不及时:一些企业没有完善的资产维护保养计划和体系,导致资产的使用寿命降低,增加了企业的维修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流程: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流程,包括资产入库、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确保资产信息准确、及时。

  制定统一的资产分类管理标准:企业应该根据资产的种类、用途等因素,制定统一的资产分类管理标准,方便进行资产的整体监管和管理。

  完善资产定位信息系统: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资产定位信息系统,通过GPS、RFID等技术手段,实现资产位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资产维护保养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资产维护保养体系,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资产进行检查和维修,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减少企业维修成本。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维修管理技术,如CMMS(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等。

  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应该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其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资产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篇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现如今各大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已经得到了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上,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对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方面,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构建统一资产配置标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进而为资产使用效益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客观上加剧其内部资产管理的工作难度,再者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直接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革新迫在眉睫,客观上要求行政单位不断优化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大大强化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1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总量也正在不断增长,为提升社会的稳定性做出极大的贡献。在各个行业中,国有企业做出的贡献必须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依靠投入资金经营而获得的。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呈明显下滑的趋势。这种下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的亏损率不断提高。第二、企业的综合实力有所下降。第三、企业的负债额增加。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

  1.2有利于国有资产增值

  为了实现改革的目标,必须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国有资产的增值能够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如果不能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增值,就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作用。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国有资产是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1.3促进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公有制经济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多途径交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良好市场环境的建立。因此,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需要制定市场经济走向,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在目前的市场状态下,实现制度的多元化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2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国有资产管理思想认识淡薄

  多年来,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问题影响,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普遍存在重购轻管现象,基层预算单位只重视申请财政拨款采购,忽视实物财产管理,造成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首先,对资产管理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就是单位所有,还有认为资产管理就是固定资产管理,导致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整体情况把握不准,模糊不清。其次,对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清,通常以人员少,工作量大,没有领导安排为由,部门或单位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管理现象时有发生。最后是对资产管理认识狭隘,认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属于国家的,公共的财产,不善于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2.2内部控制环境缺乏完善性

  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好坏最直接的联系就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对于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内部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确定了基调。如:某企业应拥有多个职能部门,但是就其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其内部控制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并未将内部控制意识渗透到每一名员工心中。特别是对于该企业的管理层而言,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企业内部也并未实现人人参与、以人为本的内控一时的构建,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尚未达成共识。再加上该企业的总部与各子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协调,这就造成该企业在管理上很容易造成管理与控制严重脱节的现象,对于内部控制的实施也并未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化的机制。

  2.3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在其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这些风险的发生有的可以预测,有的无法预测,也就无法规避。但是,如果企业构建了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将风险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那么,企业遭受的损失也会小一些。目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财务风险、经营管理风险、操作风险等。如:某集团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各部门并未严格地遵照人员分布、业务流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出应对经营风险点的记录、分析、评估等详细的数据料。再如:虽然有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和重要性,但是财务部门并未将财务风险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在关于风险的评估方面更是存在缺失、不健全的问题。另外,企业内部员工缺乏风险意识也是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实效的一个主要因素。

  2.4国有企业资产监管不到位,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现象严重

  管理制度是维护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制度不健全,必然会造成管理上漏洞的出现。很多国有企业没有设立实物管理部门,资产基本处于失控的状态,资产唯一可以追溯的资料,就是财务账面上记录的原始信息。资产当前的使用状况、使用地点、使用人等情况,均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跟踪管理。

  库房管理不完善,内部资产调拨没有专门的责任部门牵头,执行公司的审批流程后再进行资产调拨,而是由各二级单位之间达成意向后就可以直接调拨,随意性较大。且调拨后不能及时将原始单据传递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造成调出单位资产没有转移仍在账面记录,账实严重不符。而调入单位因为没有入库记录,无法进行出库处理,造成成本或费用不实,形成企业潜亏。部分单位没有形成存货定期盘点制度,或盘点工作流于形式,仅由物资管理人员自行盘点,其他部门不参与,未形成有效的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存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提升和改进。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部分存货丢失、毁损后,无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往往不了了之,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企业长期缺乏制度的约束,也是造成相关人员责任心低下,甚至监守自盗的根源,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办公用资产缺乏管理,一些日常用的办公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经常会出现资产随人走的现象,尤其是各大型集团公司,人员在各二级企业之间调动比较频繁,资产可能会随原始使用人在各二级企业之间流转,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跟踪负责,财务部门无法掌握实物资产的移动情况,账面上不能及时做出处理,甚至可能存在部分人员将公司资产作为个人资产进行使用和管理的情况。

  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源的浪费。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物资采购不规范是造成资产闲置的主要原因。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对集团下的所有资产不能做出统筹安排,采购完成后的后续管理跟不上,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协调不畅,资产无法在集团公司内部充分流动,达到物尽其用、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以致造成资产的闲置、浪费。有些资产由于闲置时间太久,导致陈旧、过时,甚至过期,令资产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部分生产企业,原材料的使用不进行定额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生产工人缺乏成本效益意识,原材料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5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基础薄弱

  行政单位是国家管理资产最基层的单位,也是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一道阵地。资产信息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日常工作中,部分行政单位对资产的盘盈、盘亏及处置不进行会计核算入账,也没有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无从谈起。虽然近几年来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已进入网络化管理,但相当多的单位在登录资产管理系统完成录入报表任务后,就当作完成了当年所有的资产管理工作,工作进展仅停留在填报数字流程,且部分资产数据失真反映,也不能很好为上级部门提供实际有价值的参考数据,资产管理工作简单且没有实质意义,这就严重影响国

  有资产管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及真实性,即优质高效管理的要求。还有的行政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仅满足于不被盗抢的要求,没有建立管理人员与实施人员的沟通平台,资产管理实际上处于单方面管控,而且管理形式过于简单。

  3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建议

  3.1转变观念,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前所述,由于在企业内部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观念,导致其内部控制环境较差。那么,就必须要求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员工等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整体认识。如:尽快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要求他们转变内部控制态度,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再如:加强普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企业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在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同时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3.2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将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及时发现各种潜在的风险与问题,并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等对风险进行管控。这就是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如:企业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各类业务的风险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然后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生产经营特点、财务管理状况等相关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预评估,并根据风险的大小和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损失进行分级,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一定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尽可能规避风险的发生。对于那些经常拖欠款项的下游公司,企业可以尽量减少与其的合作,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

  3.3加强资产管理及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企业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后,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管理,注意源头管理,突出管理重点:1)加强资产采购管理。采购环节是资产管理的源头,企业要严格控制采购关。将采购、维修计划纳入年度预算管理,对大宗物资、设备必须经过预算审批后再进行采购。对采购资产的数量、金额、用途、规格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报公司办公会议审批,充分体现预算制度的严肃性。对大批、大量

  的物资采购要严格执行招标制度,增加采购的透明度,防止舞弊与腐败行为的发生。2)完善财务登记入账制度。对各种途径取得的资产均应及时登记入账,将资产的名称、数量、型号、使用状况、购置时间、使用人、使用地点等信息完整记录,避免形成账外资产,增加管理难度,为舞弊创造有利条件。3)完善库房管理制度。首先企业要设定专职的库房管理人员,对采购的资产进行及时验收并办理入库登记,按照资产的型号、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对生产领用的原材料及时办理出库登记,并将相关的出入库资料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对库存资产定期组织盘点,由财务部、采购部、审计部、库房管理等部门进行实地盘点。一方面检查账实是否相符,另一方面检查资产状况是否良好。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短缺,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过期、变质、毁损的资产,查明是否由人为因素导致,再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对长时间未使用的资产,查明积压的原因,追究相关部门责任,并做出处置决定,减少闲置资产造成的资金占用。4)完善资产报废处理制度。资产均有其一定的使用寿命,当资产达到报废标准无法继续使用时,企业应该及时进行清理。资产报废处理应严格执行公司的审批流程,由相关部门实地核实确认后做出清理方案,报公司领导层审批,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3.4建立整体战略规划,处置不良资产,提高效益、降低风险

  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属于集团公司,下属单位较多,资产的种类、数量繁多,要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集团公司必须对所属资产进行集中统筹管理、综合协调。首先,要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基础建设。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基础工作包含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界定、国有资产的统计与核算、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等。企业对所有取得的资产要及时进行登记,借助财务软件进行系统化管理。对需要办理产权登记证的,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切实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家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其次,在资产管理使用过程中,由管理人将闲置资产明细及使用状况及时反馈给资产管理部门,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进行资产调拨使用。

  低效、无效及产能落后资产是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的绊脚石,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而且增加管理难度,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国有企业必须随时关注这些不良资产,制定处置方案,及时进行清理,止住出血点。企业应按照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一些过期、过时、毁损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资产,通过公司审批直接进行报废处理。对于一些不能正常使用,又无修复价值的资产,经相关部门技术鉴定后,可作为废旧物资进行出售处理。对于一些闲置未使用的存量资产,企业应想办法进行盘活,充分挖掘资产潜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3.5提升国有资产信息管理水平

  资产管理信息录入国有资产信息系统目的是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数据使用者决策和判断。端正工作态度,尽量避免疲于应付的工作作风。力求录入信息准确无误,真实可靠。此外建立行政单位管理人员与实施人员的沟通平台,管理人员有义务把具体实施的政策向实施人讲解到位。实施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应及时向管理人员反馈,以便达到互相补充,彼此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使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结合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情况探索改革创新措施的过程中,要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引入全新的管理方法,全面增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促进综合管理工作的改革创

  新,争取能够在新时期背景下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成果,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鹏志,崔洁.对国有企业集团再授权经营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23):173-174.[2]孙艳峰.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7(34):97.[3]汪小华,汪小杏.基于管理会计决策分析法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会计师,2017(21):77-79.[4]孙培勋.对加强新建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7(11):210-211.[5]方锦华.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知识经济,2017(21):18-19.

篇四: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五、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资产登记不完善:有些单位或企业资产登记不及时或不全面,导致资产管理失去了实时性和准确性,建议加强资产登记制度的执行,确保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资产分类不明确:资产分类不明确会导致资产管理困难,建议在资产分类时明确界定各类资产的范围和属性,为资产管理提供便利。

  3.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处置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单位或企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流程不清晰等问题,建议建立完善的资产处置制度和流程,确保资产处置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4.资产盘点不全面:资产盘点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有些单位或企业在资产盘点时存在盘点不全面、盘点不准确等问题,建议加强资产盘点制度的执行,确保资产盘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5.资产维护不及时:资产维护是保障资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但有些单位或企业在资产维护时存在维护不及时、维护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建立完善的资产维护制度和流程,确保资产维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资产安全风险高:资产管理中存在资产安全风险,如资产被盗、损坏等,建议加强资产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资产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资产安全。

  7.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是资产管理

  -1-

  的核心,但有些单位或企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建议加强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8.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会影响资产管理效率,建议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以上是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大家提供帮助。

  -2-

篇五: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浅析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资产是一个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的物资资源和条件,企业的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由于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占绝大比重,是单位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的物质保障,且在企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下,固定资产的数量和总值也会持续增长,若管理不善会在不经意间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值和毁损,甚至流失,这势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杜绝固定资产无谓流失,真正发挥其硬件设施的效益性,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已经刻不容缓。下面就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基层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方式责权不清;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

  1.管理意识上,要增强资本运营的意识

  1.1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资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这既有政策变动、工作量下降的因素,也有历史原因形成固定资产过剩的因素,但主要还是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忽略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造成的。因此,在申请购建新资产的同时,要运用一系列指标体系,对固定资产进行考核评价,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固定资产指标体系,如资产利用率、投资回报率、收益率等等,使购建的资产在生产经营中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1.2加强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各生产使用单位应建交在用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记录,对在用资产按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定期保养、维修,使资产处于良好状态。各资产使用部门应根据自身资产管理与使用现状,客观分析,找出问题,认真解决,挖掘潜力,因地制宜,促进增值,充分合理地使用各项固定资产,努力使其达到最佳配置,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使固定资产真正成为企业强大、有力、有效的利润“之本”。

  1.3加强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和调剂范围,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对外开放,开展社会服务,是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发挥其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充分利用这些使用率较低的资产搞好资本运营,特号是对一些季节性使用、分散性强、工期集中、利用率低的固定资产,如施工设备、各种车辆等,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外发布招租信息,让有条件的经营者承租,发挥其使用价值,提高国有资产增值率,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其次,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详细了解资产存在和运营情况,以便得到及时调整和价值的充分

篇六: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篇

  篇一

  一、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管理的分散性,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帐目管理与实物管理不同步,财务会计主体、采购主体、核算主体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从而出现一些帐实不符的现象。

  2、固定资产的录入标准不统一,入帐会计对软件的熟悉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下属单位比较多,各下属机构会计对软件的理解不同,导致归类不统一,例如对于电脑的归类,有些归入微型计算机,有些归入台式机;还有对于厨房用品,一些小东西的,可能无法在清查软件中找到合适的归类,从而出现了任意归类。

  3、固定资产信息化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最近几年来,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会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也不断升级,但软件之间缺乏衔接,不是先破后立,而是自立门户,从而加大会计入帐的工作量(一要学习,二要在旧软件的基础上,将原先的数据重新输入到新的软件中,三是不同软件,对以后的档案管理也是一个问题)。

  同时,对一个新的软件,对于在现实中的应用程度到底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对于归类的标准应做到更精准。

  4、固定资产的变更手续不全,变更所得资金没有及时入帐。特别是对于变卖的、损毁的,没有及时入帐。

  5、对于固定资产凭证的保管、档案的管理上,仍存在一些疏忽。没有及时保留相应的凭证,且这些凭证与总帐、收支明细帐一起放置,对于往后的查询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内部的沟通,帐目与实物管理相分开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腐败,但也要加强沟通,以保证会计与实物管理员之间的积极性。

  2、对于新软件的应用,国家相关的研发部门一要注重与以往软件的共融性,应该在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除非必须放弃原有的,那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公告,组织人员学习新软件的精髓。二是要注重新软件实际应用性的调研活动,要注意到现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加强学习。首先应组织专门负责人进行统一学习,集思广益,征求大家对不同分类标准的看法,征求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统一进行调整。同时,要学习新旧软件中的区别,基本上,由于年轻干部的接受度比较强,且对旧软件的依赖性较弱,以他们带动中老年干部的学习。

  4、建立在日记帐、拨出、拨入明细帐的基础上,建立损溢、报亏明细帐,注意要凭证的保管与档案的管理。

  5、尽量做到一个“口子”进出,杜绝政出多门,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下所配置的资产,尽量事先通知相关入帐部门,做好入口台帐登记。

  6、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构建、处置的检查监督,完善管理办法,包括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固定资产报告制度、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和固定资产处置程序等。

  PS;上面只是个人的一点拙见,因刚刚接触相关内容,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并没有深入探讨,只是工作将近一个月下来的感受。个人意见,没有多大可信度。

  篇二

  一、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现实中不少村庄的财务收支大多是村支书或村长一人审批,一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容易导致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现象发生。同时,村级财务公开透明化程度较低,随意地公开,且大多数没有逐笔逐项公开重大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财务,有的村甚至出现假公开现象。在村财务活动中不严格财经制度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村

篇七: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经过学院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部分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在下级部门相对淡薄。除了负责资产管理的主要部门,其他相关部门虽然有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但基本上是“谁用谁管”,保管人员众多,责任不明确。办理出入库后不能及时入账,对于部门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不能做到心中有数,造成资产管理的不规范。

  二是对报废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处理。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超过使用期限确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因管理不善造成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单”,按规定的权限批准后,注销其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卡片。但由于部门管理人员缺失,近年存在没有及时处理不能使用和到期报废的部分固定资产的情况。

  三是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力量需要充实。

  (二)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对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看家理财的本领。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是固定资产的直接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负有重要的责任,如果由于其业务素质不高,使固定资产在管理时发生损失,是万万不该的。所以,除了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也要对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以会计法、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有关行政单位的财政文件制

  度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相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资产管理中的规定和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

  二是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工作。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对一些长期不能使用或报废的固定资产,按有关规定和权限进行清理、处置。注销其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卡片,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充实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力量,加大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政策培训,集中学习资产管理办法、处置办法及配置标准等有关文件,进一步熟悉有关政策规定,提高工作水平。

篇八: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创新的加速,资产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资产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不足、决策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本文将对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处理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问题描述

  1.信息不对称

  资产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和投资者的信息水平存在严重不对称,导致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足,从而导致了资产管理风险的上升。另一方面,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样存在。这导致了决策制定不可靠、公司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2.决策效率低下

  企业在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决策制定的周期长、过程繁琐、结果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会导致公司业务的滞后、收益的下降以及资本的流失等问题。

  3.风险控制不足

  资产管理中风险控制不足问题的表现形式包括企业的风险容忍度过高、潜在风险考虑不足、管理层面的风险意识缺乏以及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未能及时应对等。这些问题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资金流失等严重后果。

  二、整改措施

  1.加强信息公开

  针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公开,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度。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的交易风险,提高企业的资产管理质量。

  2.强化决策制定流程

  企业应该加强决策制定流程的规范性。具体而言,需要制订相应的决策制定标准和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制定机制。这样可以提高决策制定的效率,降低资产管理成本。

  3.加强风险控制

  企业应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具体而言,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潜在风险预警机制,切实降低企业风险,使企业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4.提高风险意识

  企业应该加强对风险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员工建立了正确的风险观念并及时掌握了相关的风险信息,企业才能实现快速、及时的风险控制。

  5.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可以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降低内部管理风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三、结论

  资产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资产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优化企业管理效率。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九: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五、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资产管理流程不够标准化。部分资产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人工管理的阶段,缺乏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手段,导致资产管理流程难以规范。

  建议: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流程和规范,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2.资产管理数据不够全面化。资产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记录,管理数据不够全面化,容易出现遗漏或错误,影响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建议: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数据库,实时记录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提高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资产管理责任不够明确。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同和配合,资产管理责任不够明确,易出现责任推卸的现象。

  建议: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和职责,建立资产管理的协作机制,加强部门间沟通和协调,确保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4.资产管理安全风险存在。资产管理涉及到公司的资产安全,容易受到内部和外部的攻击和破坏,存在资产管理安全风险。

  建议: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安全机制,加强资产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开展资产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5.资产管理效率不高。资产管理工作存在重复劳动、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不高。

  建议:优化资产管理流程,减少重复劳动和信息传递,合理规划资产管理工作的时间和资源,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2-

推荐访问: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管理工作 资产 措施
上一篇: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大学篇怎么写(3篇)
下一篇: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整改措施(3篇)

Copyright @ 2013 - 2024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