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5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8-30 18:00:19 点击:

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5篇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 论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入,期货市场已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存在诸多问题。 文章针对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5篇

篇一: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

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入, 期货市场已初具规模, 但由于起步较晚, 存在诸多 问题。

 文章针对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了 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商品期货

 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 [Abstract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the futures market has already begun to take shape, but due to late start, often happen violations. The futures market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s market for advice. [Key words]commodity future; riskmanagement; financial market

 一、 背景 (一)

 国际背景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多种期货交易, 配合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海外期货市场更加完善, 我国也从多方面加强期货市场的完善, 从而在总体上提高期货市场的效率,完善证券市场结构, 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二)

 国内背景

 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 超常规发展的初创期, 也经历了 问题迭出的整顿期, 但相较于国外市场而言国内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我国期货市场的成长具有明显的超常规发展特征。

 从时间跨度来看,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 我国期货市场跨越西方期货市场百年发展历程, 呈现出跳跃式发展态势。

 期货市场的超常规发展一方面迅速弥补了 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缺陷, 利用“后发优势” 进行跳跃式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隐忧。

  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此外, 政府推动是我国期货市场成长的又一显著特征。

 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由现货交易商和行业协会自发组织建立期货交易所的模式不同, 我国期货市场的建立是国家高层管理机构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解决经济运行过程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 由上至下地推动期货市场的组建与发展。

 政府出面组建期货市场, 有助于节约组织成本, 但也极易助长政府对期货市场不应有的行政干预, 从而使我 国期货市场呈现较强的行政性特征。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年来的治理与整顿逐步进入规范、 有序的发展阶段,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期货市场硬件设施实现了现代化, 期货市场软件设施日趋完善。

 形成了以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较为规范的市场组织体系。

 经过十余年的试点与发展, 尤其是经过 1994 年以来的清理整顿, 我国的期货市场由分散建设逐步趋向集中规范, 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期货市场组织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期货交易所是核心, 已上市期货品种的交易基本稳定,由期货经纪公司会员形成的代理网络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市场。

 二、

 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期货市场组织机制正步上日趋完善轨道, 我国期货市场的固有功能亦得以发挥。但其间也存在很多问题, 限制了我国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

 1、 交易品种不足 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源,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只有依托于期货市场交易才能展开。

 品种稀缺不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也会使交易所缺乏竞争力、 走向边缘化。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品种稀少已经成为期货市场功能发展的障碍。

 目前, 我国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可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有以下种类。

 ①上海期货交易所:

 铜、 铝、 锌、 天然橡胶、燃油、 黄金、 钢材期货。

 ②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豆、 豆粕、 豆油、 塑料、 棕榈油、 玉米、pvc 期货(聚氯乙烯)

 。

 ③郑州商品交易所:

 小麦、 棉花、 白糖、 pta(精对苯二甲酸)

 、菜籽油、 稻谷期货。

 品种需求不仅来自实体企业, 也来自市场投资者。

 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理应成为投资资金的重要选择。

 但事实上, 资金并未得到分流。

 主要原因就是期货品种太少, 而且结构不合理。

 除了部分农产品和原材料期货品种外, 占全球市场 80%的金融期货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 为期货投资套期保值、 规避风险的期权产品, 更属空白; 就连国际期货市场占交易份额大头的原油期货, 至今未能推出。

 目前的期货品种, 上市程序较为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期货创新的关键。

 只有改革调整现有期货品种上市制度, 积极鼓励期货品种创新, 才能推动市场发展。

 2、 投机成分过重 目前在我们的市场上, 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在交易的过程中, 投机的心理往往占了上风。甚至在需要参与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中, 也有不少做投机交易的, 比如有些粮油加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却成为了空方的大户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对价格的炒作便成了唯一的主题。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 期货市场是属于“不完全市场” 的范畴。

 在这种市场, 商品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而远远脱离了这种商品的现时基础价值, 从而可能导致了价格“越买越贵” 或“越抛越跌” 的正反馈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价格往极端发展的风险。

 而正因为期货市场品种少, 不仅使大量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企业没有适合的风险规避场所, 也成了不理性投机的根源。

 3、 市场参与者不够成熟 由于目前我国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和专业的经纪人队伍还没有建立和规范起来, 所以实际的投资大部分还得依靠投资者自己来完成, 其投资行为必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中国在进入 WTO 后国际贸易总量已经上升到全球前列, 作为发展最快的经济实体, 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量不断上升, 对大宗原材料如石油, 钢铁, 有色金融的需求量也猛增, 这势必对这些商品的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 使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是这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但是, 这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 必须具备一支高水平、 有经验的从业团队及管理人员队伍。

 如果这些高素质的人员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 不但不能规避风险, 反而会加大风险的暴露, 造成巨额损失。

 4、 期货市场的弱有效性 目前我国的市场还是一个弱有效的市场, 由于信息的不透明, 将使市场的参与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社会交易成本, 这样就降低了期货市场这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

 期货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 他具备回避风险及价格发现功能, 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现货市场的稳定。

 期货交易所是期货交易的唯一场所, 它的规范运作是保障期货交易顺利完成的关键。

 三、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和方向

 1、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 在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1)

 我国大规模发展商品期货市场的潜力与需求巨大。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大宗商品的集散地, 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由于目前国内期货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发现功能是在国外相关期货市场的带动下完成的。

 当我们在购入大宗商品时, 定价权却掌握在国外政府或卖方手里。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不仅损害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利益, 也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地位降低。

 从发展的角度看, 我国大规模发展商品期货市场的潜力与需求是巨大的。

 (2)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潜力与需求巨大。

 期货市场的最终发展离不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 单一的市场交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控制风险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专业型投资机构呼唤对冲机制的形成。

 (3)

 维护国家利益要求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

 由于期货市场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在国际经贸往来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 尽管许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于我们期货市场的价格功能在国际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很多情况下必须参照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产品价格进行交易, 每年不仅使国家损失大量外汇, 也使得商品竞争能力下降。

 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需求考虑, 我们也必须发展我国期货市场。

 2、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方向

  (1)

 期货市场各个组成部分的创新功能将得到加强, 进而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市场。

 期货市场的产生、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也必然在创新中不断前进。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新品种将不断被开发, 各个交易所在自身核心品种的研究和创新方面也会不断努力, 并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此基础上, 期货公司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不断探索, 以期能够提供新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

 通过期货市场各个组成部分的共同努力, 必将形成一个功能完善, 注重理性投资的专业化市场。

  (2)

 随着我国市场化体系的完善, 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商品市场的标价中心之一。

 随着我国作为商品集散地功能的不断扩大, 不仅是我国的企业, 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 对于将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作为亚洲乃至世界商品市场标价中心功能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在我国市场化体系完善的基础上, 我国期货市场作为全球商品市场标价中心的趋势将成为必然。

  (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 以股票指数期货、 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为核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会使我国金融体系逐渐完善。

 四、 结 论 资本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化程度加大的环境下, 企业越来越明白期货市场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 并迫切需要利用期货市场锁定风险, 扩大投资规模来创造社会财富。另外, 在快速发展的我国国际贸易中, 企业也存在巨大的化解外汇波动风险的需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建设步伐, 设计并提供有效的金融衍生服务,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 资本市场的发展新思路要求金融衍生品市场超常规发展。

 周小川关于证券市场发展的新思路中提到需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 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壮大, 对于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提高股票现货市场的效率、 透明度与流

 通性。

 保险机构的发展需要通过市场来解决“利损差” 问题, 银行的改革进程中也直接面对利率风险, 问题的长年堆积甚至会导致社会风险。

 这些也要求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超常规发展来逐渐化解日益扩大的风险积累。

 参考文献 [1]中国期货业协会编. 期货市场教程[M]. 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8

 [2]约翰•墨菲著, 丁圣元译.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7

 [3]中国期货业协会编. 期货市场品种介绍[M]. 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8

 [4]聂正邦主编. 世界主要国家粮食状况[M]北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9

 [5]吴敬琏. 十年纷纭话股市[M] .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

 [6]周小川. 在期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N]. 中国证券报, 2006. 12. 31 [7]杨玉川. 现代期货市场学[M] .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8]中国期货业协会编. 期货市场教程[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4)

 .

 [9]周伟, 田耒.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弱式有效性实证研究[J] . 商业研究, 2007(02) .

 [10]刘庆富, 王海民.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经验[J].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4) .

篇二: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

国 金 融 期 货 市 场 的 历 史 与 发 展

  学号:

 12431-05 姓名:

 李 萍

 I 摘 要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20 世纪 70 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 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70 年代中期以来, 为了应对国内经济和在汇率自由浮动所带来的影响, 西方各国纷纷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 以往的利率管制得以放松, 由此导致了利率波动日益频繁而剧烈。

 在这种背景下, 外汇期货和利率期货等金融期货衍生品应运而生。

 伴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及其交易方式的不断进步, 股指期货也在 80 年代初产生。

 在金融期货推出的短短 20 多年时间里, 其交易迅速发展。

 目前, 在国际期货市场上, 尽管商品期货交易量在不断增长, 但其相对量却是下降的, 金融期货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期货品种, 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在 2011 年, 金融类衍生品交易量占全部期货期权交易量的较大比重, 约为 88. 7%, 其中排在成交量前三位的股票指数、 单个股票及利率衍生品交易量合计占全部衍生品交易量的 76. 2%。

 商品类衍生品交易量占全球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有所下降, 由 2010 年的 13. 39%降至 10. 4%。

 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曾开展金融期货交易试点, 推出了外汇期货、 国债期货和股票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 但由于当时市场调节尚不具备, 除国债期货外, 另两类期货都未形成规模。

 虽然这些早期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但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目前, 我国金融环境相对于 90 年代初期有了显著的变化, 发展金融期货的条件日益成熟。

 与此同时, 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放开, 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回购利率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形式, 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现实依据。

 而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 包括外汇期货在内的货币类衍生产品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日趋增强。

 本文将对中国金融期货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做简单介绍, 并对未来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期货, 国债期货, 股指期货

 II 目 录 摘 要 ............................................................................................................................................... I 一、 我国金融期货的历史及现状 ........................................................................................... 1 (一)

 国债期货 ................................................................................................................... 1 (二)

 外汇期货 ................................................................................................................... 2 (三)

 股指期货 ................................................................................................................... 2 二、 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然性 ........................................................................................... 3 (一)

 健全的金融体系 ..................................................................................................... 3 (二)

 完善的交易平台 ..................................................................................................... 4 (三)

 稳定的现货市场 ..................................................................................................... 4 三、 目前我国金融期货发展的障碍 ...................................................................................... 4 (一)

 法律制度不完善 ..................................................................................................... 4 (二)

 监管理念相对落后 ................................................................................................ 5 (三)

 参与方关系复杂 ..................................................................................................... 5 四、 对我国金融期货的建议 .................................................................................................... 5 (一)

 循序渐进, 稳步前进................................................................................. 6 (二)

 完善法规, 加强监管 ............................................................................................ 6 (三)

 营造环境, 注重发展 ............................................................................................ 6 (四)

 加强国际合作, 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 7 参考文献 ........................................................................................................................................ 8

 1 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曾开展金融期货交易试点, 推出了外汇期货、 国债期货和股票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 但由于当时市场调节尚不具备, 除国债期货外, 另两类期货都未形成规模。

 虽然这些早期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但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目前, 我国金融环境相对于 90 年代初期有了显著的变化, 发展金融期货的条件日益成熟。

 与此同时, 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放开, 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回购利率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形式, 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现实依据。

 而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 包括外汇期货在内的货币类衍生产品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日趋增强。

  一、 我国金融期货的历史及现状 (一)

 国债期货 我国曾于上世纪 90 年代试水金融期货交易, 上证所在 1993 年 10 月 25 日推出了国债期货。

 当时, 监管层为了尽快地活跃市场, 促进国债的发行和交易, 所设定的国债期货入市门槛非常低, 投资者交易 1 手 2 万元的国债期货合约, 仅需 500元保证金即可, 杠杆率最高可达 70 倍。

 由此导致国债期货炒风日盛, 在交易高峰阶段, 各类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一度超过了 100 亿元人民币。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国债期货交易中乱象横生, 其中最著名的风险事件是“327 国债期货违约事件”。

 在经历了 诸多风波之后, 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 1995 年 5 月 17 日, 中国证监会发出了《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 , 上市仅两年半的国债期货被迫退出市场。

 国债期货虽已退市, 但其仍不失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为今后的期货市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也为期货市场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国债期货退市后, 各类期货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期货市场朝着更加健康、 规范的方向发展。

 2 (二)

 外汇期货 1994 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 主张和反对在中国进行外汇期货业务的人都有。

 在 1995 年以前, 曾经部分开放过外汇期货和外汇按金交易。

 但由于当时管理粗放, 技术条件有限, 在实际经营中经济商欺诈客户, 不将客户的开仓和平仓报给国际外汇交易市场等现象时有所见, 因而出现不少问题, 导致这些业务都被取消和禁止。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节节攀高, 特别是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以来,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问题再度凸显, 相应的, 在中国开展外汇期货的呼声也逐渐高涨。

 其实无论现货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当是需求。其次是外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能否有效发挥其避险以及降低资金成本的功能。

 有市场需求, 外汇期货市场才有开放的必要, 开放以后的外汇期货市场能够发挥作用才可以继续发展。

 近年来, 海外交易所纷纷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 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快速发展, 且离岸人民币远期/掉期汇率已经开始引导境内市场, 这些都倒逼我国加快发展境内的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

 经过 7 年多的汇改,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初步形成, 场外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渐趋成熟, 我国推出外汇期货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外汇期货是世界上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

 40 多年来, 外汇期货已经成为金融市场汇率风险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并在促进对外贸易、 对外投资便利化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 尽快推出外汇期货更显紧迫。

 (三)

 股指期货 早在 1993 年 3 月"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就曾推出"深圳综合指数、 深圳 A 股指数"两种股指期货合约。

 但海南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并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属地方越权审批。

 随后, 1997 年的香港红筹股指数期货为国内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 宝贵经验; 而 1999 年开始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即沪深 300 指数的原型)

 的研究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 年 12 月 8 日:

 香港 H 股指数期货的推出

 3 及随后取得的巨大成功, 让市场看到了我国股指期货成功推出的潜在希望; 2006年 9 月 5 日, 新加坡推出新华富时 A50 股指期货, 争夺证券市场定价权的要求更是加速了期指的推出进程。

 2010 年 4 月 16 日, 首批 4 个沪深 300 股指期货合约挂牌交易, 这意味着我国金融期货在沉寂了近 15 年后再次登上资本市场舞台。

 沪深 300 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指数的波动率, 降低了市场的整体波动性。

 沪深 300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 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 持仓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持仓量维持在 4 万手左右, 持仓交易比维持在 1%左右。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 期现指数波动的一致性以及成熟的成交持仓比充分反映了成熟市场的特性。

 投资者开户参与率自初期的 50%上升至当前的 89%, 标的指数波动率的环比降幅创历史新高, 期间各合约运行平稳, 到期交割日效应从未发生,种种现象表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二、 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然性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期货, 尤其金融期货的发展, 积极推进金融期货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建设。

 目前, 期货市场与以往发展金融期货的情况已大有不同, 期货市场运行平稳, 规模不断扩大, 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品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市场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发展金融期货的环境和条件已日益成熟。

 (一)

 健全的金融体系 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壮大, 需要加快发展金融期货的步伐。

 近年来, 我国金融体系、 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发展, 银行、 证券、 保险业监管体系逐渐完备,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来华设立机构、 开展业务和投资参股的外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 不仅吸引了资金, 更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和技术。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呈现全球化、 自由化、 电子化的发展倾向, 我国应加快金融期货新品种上市的步伐, 使中国期货市场能够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并成为在国际市场上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报价市场。

 4 (二)

 完善的交易平台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成立, 金融期货发展取得进展。

 中国政府已为推行金融期货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2006 年 9 月 8 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后对期货合约、 业务规则进行充分讨论, 广泛征求意见, 开展技术系统测试和仿真交易,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等, 设立了会员准入、 保证金制度、 涨跌停板、 限仓制度、结算担保金、 风险准备金六大风险控制系统, 以规避金融期货交易所内部及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诸多风险, 为金融期货的发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

 稳定的现货市场 快速发展的现货市场为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利率市场化是国债期货产生的必要条件。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时至今日, 虽然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 但在相当大程度上, 我国的贷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 国债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 已达到美国当年推出国债期货时的利率市场化水平。

 另外, 国债现货规模直接制约国债期货交易的规模, 由于我国近年来持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额及占其 GDP 的比重稳步上升, 国债的品种也趋于多样化, 国债的投资者涵盖了广泛的投资群体, 机构投资者特有的专业理财能力以及对国债收益率的套期保值需求为国债期货的推出提供了 坚实的市场基础。

 三、 目前我国金融期货发展的障碍

 尽管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 但中国社会还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 现阶段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还有不少障碍。

 准确认识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把握方向, 推动期货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一)

 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金融期货的法律制度仍需完善。

 新条例对期货公司业务和期货公司监管所涉及的各项基础制度做出明确规定, 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并从法律层面对发展

 5 金融期货作了明确定位, 为金融期货的推出清除了制度性“路障”。

 尽管如此,目前包括金融期货在内的衍生品立法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 法律界和实务...

篇三: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

北 工 业 大 学

  本科生非闭卷考试(课程论文)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杨

 课 程 名 称

 期 货 投 资 学

 考 试 方 式

 课 程 作 业

  姓

  名

 杨

  磊

  学

  号

 1110200214

 专

  业

 电气信息类

  成

  绩

  指 导 教 师

  丁文斌

  学习时间:

 2013 年 3 月 至

 2013 年 6 月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随着我国及世界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期货投资开始为我们所熟知。

 股指期货实质上是金融的一种衍生物, 即为了尽量规避风险的保证金交易, 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杠杆效应。

 但也正是由于期货带来的差价和杠杆效应, 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期货投资变成了我们不得不战胜的领域。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发展 问题 一、 期货投资的产生和发展 期货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产物, 是人们从以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发展到现在的各种物质商品频繁交易的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易形式。

 从期货的刚刚萌芽, 到今天对市场产生的巨大效益可以看出, 期货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作用。

  1. 1 期货的产生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对各种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 商人们为了 避免由供货周期及时间产生的差价, 他们彼此之间签订的未来合同就是期货的雏形。

 这种早期的期货交易, 极大的稳定了市场, 稳定了物价, 从而吸引了 更多的人开始从事商业, 由此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1. 2 现代股指期货的发展 股指期货是金融的一种衍生品, 随着金融体系的壮大, 期货投资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其杠杆效应, 使其成为暴利的行业, 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投资, 但也有很多人因为期货投资血本无归。

 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 以某一特定价格、 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 他可以促进商品交易, 激活市场, 同时也影响物价, 产生市场动荡, 对现代社会及人们生活都产生了影响。

 二、 我国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即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价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 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 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 进行标价指数的买卖。

 目前主要的股指期货合约有 S&P500 股指期货、 恒生股指期货等, 我国推出的首个股指期货合约为沪深 300 股指期货。

 2. 1 我国指期货的特点。

 股指期货是衡量各种股票平均价格变动水平的无形的指数。

 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

 货合约的价格是以合约自身价值为基础形成的, 而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股指点数乘以人为规定的每点价格形成的, 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后, 合约持有人只需交付或收取到期日股票指数与合约成交指数差额所对应的现金即可了结交易。

  2. 2 股指期货价格的波动。

 从整个股市的层面看, 经济周期影响着股指期货的价格。

 由于股指期货的价格是基于现货市场股市而形成的, 而股市大盘变动又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因此, 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 股指期货的价格也会出现上涨和下跌的行情。

 期货合约的多空供求关系仍然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一大因素。

 股指期货本身没有具体的实物资产相对应, 因此, 它的价格变化受期货市场合约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

 当空头供大于求时, 期货合约价格下跌;反之, 当多头供大于求时, 期货合约价格就上升。

 三、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与现状 期货市场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市场从低级到高级发育的必然过程, 是现货市场的补充, 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我国期货市场的创立过程并不顺利。

 3. 1 我国期货发展阶段 我国期货市场产生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

 它经历了短短三四年的“期货热”, 就开始了 长达六年的治理整顿, 最后直到到现在期货的恢复与发展阶段。

 应该说, 期货市场是中国改期的“早产儿”, 有着明显的先天不足, 同时也承担了部分改革的成本 3. 2 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交易主体单一。

 货市场与国外期货市场相比, 发展层次单薄, 期货市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究其原因在于:

 我国期货市场不是由现货商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发组织起来的,现货市场的不发达导致期货市场在合约质量标准和交割环节存在一定的成本, 生产者直接进入期货市场特别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不够广泛。

 交易品种少, 成本高。

 我期货市场品种结构单一的现状, 主要是由于落后的品种推出机制, 因是在当时的中国金融市场上, 主要的金融价格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决定的价格。我国期货市场上交易成本过高, 主要由于期货交易所交易成本过高。

 交易所交易成本与交易所体制有关。

 各交易所热衷于交易所的豪华, 其房产投资成为期货交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期货交易所追求利润和税收, 交易所会员的意见对交易所并无约束力 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期货市场监管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 证监会在代表政府实施监管的过程中, 一方面缺少对行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权, 另一方面又对行业内部管理又过于宽泛, 过于微观; 监管法规以限制性规定为主, 严重阻碍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管住市场, 而没有考虑如何鼓励交易、发展市场, 发挥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使期货市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造成了严重

 的负面影响。

 3. 3 完善我国期货交易 期货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

 提高期货市场监管水平; 完善期货市场法律体系, 借鉴国际期货市场的三级监管体制, 形成市场自律为主的监管体系; 完善市场结构,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种上市机制,不断增加新的交易品种以满足市场经济主体套期保值的需求, 加快品种上市的制度改革,为有效控制期货市场的风险; 完善处罚制度; 明确期货公司定位, 加强公司结构治理,完善内控制度, 不断增强公司的实力, 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3. 4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的潜力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 其风险管理功能已经大大加强, 同时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 大规模发展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潜力与需求巨大, 我国已成为世界许多大宗商品的集散地, 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 结论

 期货交易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探索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于期货交易也越来越了解, 从“陌生” 到“了解” 这个阶段也许并是不一帆风顺的。

 但是, 只要我们努力的去探寻这一领域, 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着我们不断的完善期货交易市场, 我国期货交易必定会愈发昌盛。

 参考文献:

 [1]萨克里弗. 期货投资[M]. 金融与经济.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2]董辅礽. 在争论中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孟庆栋;期货投资基金管理人法律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9 年 27 期 [4]叶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 江西社会科学;2008 年 09 期 [5]余世文;; 期权投资的特点及交易策略[J]; 科技促进发展; 2008 年 11 期

篇四: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

投资分析论文 以下资料为精心收集整理 免费提供给大家 建议可以先下载再阅读包含了经验心得、选题指导、参考文献、范文还有格式整理的技巧对论文写作绝对非常有用如果对论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搜索伯乐论文网上查看对应专业的范文或者直接咨询在线指导老师。

  【写作论文前必看——伯乐论文网老师总结的论文写作经验】

  1.论文写作万不可抄袭。大家着手准备论文时首先就是寻找参考资料和范文借助搜索引擎的强大我们能够在网上搜索到非常多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但是来伯乐论文网的同学们通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对参考文献和范文不能合理利用想偷工减料直接借用是非常常见的。现在无论是本科论文还是硕士论文都会通过抄袭检测软件查重直接影响到毕业。所以请大家务必重视。

  2.论文需要创新不能随大流。这点大家都能想到如果跟你同学的题目或者内容一样肯定不会的高分论文的创新可以从提出新的观点结合案例分析用一些数据分析工具结合新的理论等方面进行。

  3.如何快速写作论文。如果你仅仅是想毕业而不是做出杰出的科研成就那么就少看一些正规的论文写作方法。首先找出一堆最新的参考文献与范文最好是近 2 年的如果太老旧肯定在网上传遍了可能你同学也在用最近范文可以在伯乐论文网的数据库中搜下然后通过结合多篇文章给自己拟个题目和提纲与别人的论

 文区别开来最重要的就是提纲的写作 一定要细分到三级提纲 最后参考 http://www.594wm.com/a/gongke/1000.html 这篇文章对论文的抄袭检测机制做了解对文章理论部分进行改写再结合案例做具体的分析描述。

 以下是伯乐论文网该专业众多范文中的一篇 晚清经济立法毕业论文

  【论文内容】

 晚清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动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时期。

 晚清经济法制变革作为近代中国开始由传统法制向近代法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 是中国法制开始走向现代的重要阶段。对于一个具有长期法律传统结构的国家这是一个带有实质性的变化。因而本文希望通过对晚清经济立法的研究同时参以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力图将晚清中国经济法制变革研究推向深入。本文结构及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清代前期经济法律的历史回顾。简要地考察了清代前期经济立法内容。

 清代前期经济立法是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又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发展。二晚清经济立法的发轫。分析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随之中国传统法制的一些基础因素——包括经济的、 政治的、 社会的、 思想文化的——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在客观上呼唤着经济立法的改革。但是此时的清王朝腐朽没落且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这就注定了晚清经济立法的过程必然是曲折而又复杂的。三晚清经济立法实践。叙述了晚清政府为挽救国内外严重的危机被迫进行的经济法制变革但由此开启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历程。

 主要考察了晚清政府为进行经济立法所设立的职能机构及其作用详述了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四晚清经济立法与近代经济制度在中国的架构。经济法律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化晚清经济立法促成了中国近代经济法制变革的转型近代经济制度也随之在中国出现。考察了晚清经济立法与中国近代工商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近代市场形成及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关系。五晚清经济立法简评。评述了晚清经济立法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分析了晚清经济立法的历史局限及对当代经济法制建设的启示。作者认为晚清经济立法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功但作为中国首次大规模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制变革运动 其得失所在仍值得今人认真反思总结。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研究历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现实借鉴。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法制建设也正在国家的规划和控制下进行渐进的有序变革。改革既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也需要汲取中外各国的历史经验。而晚清经济法制变革的经验教训或许会对目前的经济与社会改革具有更直接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晚清经济立法进行历史考察与研究探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法制变革的基本经验教训 并试图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英文摘要】

 The Chinese society of Late Qing dynasty is in a period of rapid social change ,and also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society. Late Qing Dynasty as Modern China began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legal system from traditional to contemporary wa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system toward modernization. For a country with a long legal tradition of the structure, this was a substantive change. Therefore, the author hope that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economical legisla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le referring to study results from related disciplines, we can study in depth the Late Qing Dynasty of China’ 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main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are as follows:Part 1. The Economical History of Qing Dynastry. This section briefly inspected the contents of the Qing Dynasty economical law. Qing’ s economy ,is the natural self-sufficien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n adapted for the feud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also severely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the seeds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Qing Dynasty.Part2. Beginning Late Qing economic legislation. This section assayed the Western powers invading the enormous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after

 the Opium War, followed by a major cultural chang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system based on the number of factors-including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ideological, this objectively calls for economic reform legislation. However, with the Qing Dynasty rotten to the core and declining and because of its longtime and widespread dictatorial system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doomed to be tortuous and complex.Part3. The Late Qing Dynasty legislative practice. This section describes that to prevent the country from meeting its doom, it had to change its economic system, and thus starte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legal system. This section tells about the functional institutions the Qing established and their influences, and meanwhile elaborates on the contents of the main economic legisl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Part4. The structure of Late Qing economical legislation and Modern economic systems in China. The economic laws are the specific economic and legal system. Legislative contributed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China’s recent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modern economic system has also appeared in china. This chapter insp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 Qing’s economic

 legisla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n China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markets financial system etc.Part5. Review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economic legislation. 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status and rol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economic legislation and also analyzes the history limitations of Late Qing’s economic legislation and the inspiration to the building of contemporary legal system.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despite of its failure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Late Qing’s economic legislation is worth our thinking about as China’ the first large-scale modern sense legal reform movement."Today’s observation, but should learn form the past, if not ever, then there would be no today". The objective study of history,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a real draw. China today i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economic planning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legal system are under the control of country for months only to see an orderly change. Reforms need for a scientific theory, but also need to learn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economic legal system may also experience changes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s with a more direct role in enlightening. Intended to be with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we are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s and research on the Qing Dynasty and economic legislation from history, probe into basic lessons from early changes of the leg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attempt to make a more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its historical status and influences.

 由于篇幅所限以上题目对应的毕业论文范文请到【伯乐论文网】查阅另外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毕业论文写作服务在线咨询何老师 qq【149-1529-079】

 如果您还在为论文的写作烦恼立刻搜索“伯乐论文网”获得在线写作指导数百名在线论文辅导专家等着您。

 【伯乐论文网专注于】

 论文在线辅导、论文抄袭检测、格式整理、论文原创写作服务、论文润色与修改。

 如果您对自己写作的论文还不满意或者根本无从下手时更或者不知道如何修改应对老师时 立刻咨询伯乐论文网的在线辅导老师你将获得全面的写作建议与指导。

 如果你已经着手开始准备论文写作 在没有一个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一篇优质的论文是极其痛苦的。

 论文的写作包含诸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查阅参考文献、文章的写作、论文格式的编辑、专业

 用词用语等等方面都是大部分同学感到苦恼的。在此伯乐论文针对大家写作论文的难题特别开设了写作辅导专版。专注于本科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辅导。

  【为什么选择我们的服务】

  ★伯乐论文团队由百余位在线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辅导老师组成所涵盖的专业众多包括教育类、科技类、经济类、管理类、工程技术类。

 ★首先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大部分论文所包含的附件程序编制如 C++、VB、JAVA 等软件仿真如 adams、CAM 等专业的分析软件等这些附件很多朋友为了程序发愁为了数据发愁不知道如何获取研究所用的素材。不用担心我们会给你完整的附件文档 。

  ★其次很多同学在网络上已经看到有很多类似的机构从事论文辅导工作大家可以细心对比很多通过银行卡直接转账的流程是不够完善的在没有任何材料时就开始是不诚信的做法。因此伯乐论文采用的淘宝类型的流程进行保证了双方的利益。

  ★最后对于很多论文独立完成的同学来说一篇完美的论文需要多次修改自己看自己的文章肯定有忽视掉的地方伯乐论文的

 专业老师会帮你仔细审核文章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有利于同学们能力的培养。

 通过修改 --审核--查阅资料--再修改的过程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篇五: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

货市场金融论文范文:简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期货市场论文

  期货市场金融论文范文:简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期货市场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期货市场论文

 摘要:由美国华尔街蔓延出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秩序。作为金融市场衍生品的期货市场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也发挥了期货市场独有的避险功能,成功平稳的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本文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出发,阐述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目前状况、存在理由及改善措施,希望对当前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 期货市场 分析

 ▲▲一、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剧变

 (一)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剧变

 金融危机的产生和蔓延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秩序,导致全球货币流动性不足,市场需求萎缩,商品价格也发生激烈的波动,金融风险向全球蔓延。同时,我国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两重伤害,中国经济出现工业增速回落,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发展低迷,经济发展不再稳定和持续,到处蔓延着严重的风险。

  (二)金融危机给中国期货市场带来的伤害

 金融危机导致商品价格激烈波动,最牵动人心的是原油价格,曾一路飙升到每桶近百美元,又跌落到每桶只有 36 美元。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的紧密接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必定引起我国期货市场商品价格的大幅度变化。此次价格变化主要的特点是:幅度大,品种多,范围广。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尽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同时也给中国的期货市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期货市场发挥了自己独有的避祸机制,转祸为福,抓住机遇发展自我。

 (一)交易量大大增加

 面对国内严峻的经济市场,国内三个商品期货市场同心协力,不断发展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各个交易所的成交量都有所扩大,品种也增加了。在此期间,中国的黄金期货开始上市交易,弥补了我过贵重金属交易的不足。资料显示,上海、郑州、大连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叫上年都发生了大幅的增长,涨幅分别为63.69%、139.18%、71.95%。

 (二)国内期货市场的实力和服务质量有提高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期货市场的经济也开始了迅速整合,整合后的期货公司客大 163 家,营业部可达 612 家,净资产更是高达133 亿元,经济实力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也随着增强。在中央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行业结构开始进一步优化,经营也向规模化迈进,各个

 市场不断拓展思路,引进技术,提高自己的实力和服务质量。

 (三)更多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

 金融危机给我国期货市场带来了另一重大机遇就是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了进来,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和利用期货市场,为期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投资结构逐渐完善,投资理念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发展。

 ▲▲三、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理由和改善措施

 (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理由

 虽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期货市场平稳度过,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的期货市场相比,我国的期货市场还存在很多的理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期货市场交易品种较少

 在金融危机中,虽然有较多的商品品种加入了期货市场的加入,如黄金等,但是总体之下,我国的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还是不够全面。当前的期货市场以农产品和有色金属为主,兼顾能源、化工和少量的贵重金属。但是对于关乎国民命脉的石油、稻谷、汽车等商品还是很少的,这就极大了制约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

 2、期货市场投资者的结构不合理

 有资料显示,在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中,只有少数的法人机构,而法人客户的成交量则占有较大的比例,由此可见投机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因此应该有更多的国民经济加入到期货市场中,平衡投资者的分布,完善其结构。

  3、期货市场经营机构规模小,无创新

 在整个期货行业中,没有几家大规模的经营机构,都是小规模的公司,且组织形式和业务形式单一趋同,由此组成的期货市场,不能够抵抗大的经济风险,市场开拓能力和占据能力都会减弱,影响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二)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不可否定,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使其更好的发挥市场功能。

 1、 完善价格机制,优化市场配置

 当前形势下,我国期货市场的结构对于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根据不同期货市场的价格,可以有效的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以此来完善期货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2、 争取国际商品定价权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也越来越紧密联系,我国是资源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如果能够掌握商品的定价权,就能够转变自己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地位,不再受发达国家的盘削,也可以有效的维护国家的利益,提高国家的社会地位。

 3、 推动期货市场制度规范

 在金融危机中,期货市场之所以能够发挥避险功能与完善的制度是分不开的。我国的期货市场制度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整顿,具有了一定的优势,但要想可以抵抗更大的风险发乎更大的作用,必须进一

 步完善期货市场的制度,使其更加规范、严谨。

 ▲▲四、总结

 总之,期货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更加注意建立完善的市场秩序和管理制度,增强其抵御风险和冲击的能力,推动其发挥更大的市场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英敏.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启迪[J].发展研究,2009(05):11-18.

 [2]叶萍,陈世伟.美中两国期货市场监管体制比较——兼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方向[J].浙江学刊,2009(05):9-16.

 [3]吴德礼,李惠彬,徐仕政.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理由研究[J].南方金融,2009(08):8-19.

 【作者简介】张杰(1975-)男,山东曹县人士,工作单位:兖州煤业有限公司物资供应中心;职务:科长;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类。

 (责任编辑:陈兵)

推荐访问:期货论文3000字_关于期货的论文参考 期货 论文 参考
上一篇:大学学生会主席竞选演讲稿【6篇】【优秀范文】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文化必然-公文-优质网9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