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7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8-21 12:50:03 点击:
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7篇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1-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一、立即报告院感科。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1 - 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一、立即报告院感科。二、 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 和严重程度。
三、 组织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 场进行处理。
四、 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的区域和污染 最严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五、 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 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六、 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 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七、 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应当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并釆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点位责任分工 一、医院大门口
- 2 - 责任人:X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保安人员对所有入院车辆驾乘人员、骑乘摩托车人员进行测体温,并引导其前往预检分诊处,如遇发热病人,直接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对快递、外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相关物品放置在指定区域后立即劝离,督促物业人员定期对快递和存放区域进行消毒,未戴口罩人员不允许入内。
二、全院消杀工作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负责监督院内所有公共区域、各科室各部门及物业消杀工作执行情况,监督内容包括环境、物表、空气、地面等消毒工作执行情况,消毒液浓度监测、消毒频次、消毒时间、消毒登记、科内消毒排班表等,保证消毒效果。
三、预检分诊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行政值班人员负责所有来院人员流行病学史询问、口罩佩戴、一米线安全距离,探视及未戴口罩人员不允许入内;护理人员负责做好预检分诊处测温查验、消毒登记、外来人员登记、工作人员体温登记等登记工作,将发热病人分诊引导至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共同劝阻探视人员。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省外返县以及县外省内重点行业来院人员,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措
- 3 - 施要求出示 3 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规范登记人员信息。坚持“人、物同防”。所有进院人员填写承诺书,发放预检分诊体温登记卡。
四、发热门诊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发热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均应当熟练掌握并落实新冠防控和诊疗方案,加强个人防护,要规范开展发热诊室工作,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群众医疗需求。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史的询问,进一步规范发热门诊患者的筛查、登记(纸质、电脑和手机平台)、报告和诊治,压实发热门诊的“前哨”责任,严格规范发热门诊诊疗流程,发热患者一律开展核酸检测、血常规、CT 等相关检查并规范记录,准确筛查区分新冠和其他传染类疾病,并做好日常工作区域消毒登记、健康检测等相关工作。
五、扫验健码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一名保安人员在预检分诊门口指导来院人员查验安康码。就诊高峰时期增加一名保安人员,负责询问老年人群流行病学史,引导至预检分诊处。协助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引导来院人员签订承诺书。
六、规范口罩佩戴 病区责任人:XXX
门诊责任人:XXX
- 4 - 医技责任人:XXX
责任领导:XXX 工作职责:监督院区内所有人员规范佩戴口罩,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患者、陪护人员等。
七、防疫物资保障
责任人:XXX、XXX 责任领导:XXX、XXX、XXX 工作职责:卫材库储备 3 个月防护物资,包括防护服、隔离衣、防护口罩、中药药材、消杀所需物资等。医学装备科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抢救以及消杀设施设备。后勤保障科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日常清洁消毒物资。
八、负压车使用管理
责任人:XXX
责任领导:XXX 工作职责:加强负压车日常管理,不允许和普通救护车混用,急诊科应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日常排班,负压车只负责接送、转运发热病人,加强负压车日常消杀工作,做好消杀登记和转运登记,驾驶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九、有效使用“一米线”
责任人:XXX
责任领导:XXX 工作职责:窗口科室要督促科内值班人员值班期间无比佩戴口罩,物业公司安排人员引导窗口排队人员间隔“一米”有序排队,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合理增配志愿者加强引导排队秩序。
- 5 - 十、周转病房使用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规范设置应急隔离病房和周转病房,住院医生收治病人时需再次仔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患者及陪护人员必须先进行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报告未出之前,一律先行安置在病区的过渡病房,待检测报告显示阴性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并保证规范使用,加强日常病房消杀登记工作,各科室灵活掌握使用,规范收住新入院病人。
十一、新冠疫苗接种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按照县疾控中心疫苗接种安排,做好接种人员通知、医疗保障及各类信息上报。
十二、核酸检测采集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对发热门诊患者、门急诊就诊中高度怀疑感染新冠患者、入院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的风险。
十三、食堂管理
责任人:X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加强食堂安全管理,尤其对冷链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进口冷链食品须有三证:海关检验检疫证、核酸
- 6 - 检测证、消毒证,国产冷链食品有产地及来源登记;餐具消毒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取餐时佩戴口罩,有序排队,避免人员聚集。环境卫生、手卫生、消杀工作的监管,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外出报备管理。
十四、洗衣房 责任人: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加强对洗衣房环境卫生、消杀工作、衣物分区分机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管,加强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和外出报备管理。
十五、医疗废物管理
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XXX 、XXX 责任领导:XXX 工作职责: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要求分类处置,物业公司规范分类收集和转运医疗废物,严格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消毒登记等各类登记信息。
十六、院内工程施工人员 责任人:XXX
责任领导:XX 工作职责:做好施工人员进出医院的信息登记、健康监测和新进施工人员外出报备工作。
十七、预检分诊处体温仪校验、风险区域告知 责任人:XXX
责任领导:
- 7 - XX 工作职责:每天两次对预检分诊处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温度校验并进行校验登记。及时更新发布最新新冠防控高中风险区域信息。
十八、新冠防控知识培训 责任人:XXX、XXX、XXX 责任领导:XXX、XXX、XXX 工作职责:对全院人员(尤其是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门急诊、保安、保洁)分层分类不断加强培训并定期开展考核,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组织培训及效果考核。通过持续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新冠感染的诊疗、防控知识与技能,具备排查新冠的意识和能力,使所有人员掌握个人预防要求、落实基础感染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十九、职工外出报备
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 XXX
责任领导:XXX 工作职责:提倡全院职工尽量减少外出,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外出,本人需将外出信息进行报备,由科主任签字后送至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备案,如需出省,需向分管领导请假,并上报主管部门和院感办备案,同时需上报近期返家共同生活的亲属。
二十、门诊管理
- 8 - 责任人:XXX、各诊室科室医生
责任领导:XXX 工作职责:各门诊医生对每位就诊患者再次询问流行病学史。对未戴口罩及没有正确佩戴口罩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所有门诊科室要告知就诊患者必须按照“一患一医一诊室”、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有序排队就诊。
二十一、住院病房出入口管理 责任人: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责任领导:XXX、XXX 工作职责:各住院病区严把出入口关,每天安排一名值班人员,对所有进入病区人员严格查验入院通知单、辅助检查单、陪护证等有效证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住院医生收治病人时需再次仔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患者及陪护人员必须先进行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报告未出之前,一律先行安置在病区的过渡病房,待检测报告显示阴性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严格落实“一患一陪”制度,如患方确需更换或增加陪护人员,必须对更换和增加的陪护人员先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阴性的,科室方可批准。特殊时期住院患者一律不得请假离开医院,谢绝一切探视。对快递、外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大楼内,相关物品放置在指定区域(快递柜)后立即劝离。
- 9 - 医院传染病工作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传染病工作管理,提高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质量,预防传染病传播,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传染病工作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成立医院传染病工作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公卫科、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院感科、质管科、信息科、设备科、总务科、社区中心、监察室、感染性疾病科、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设置专职网络直报管理员。
二、工作职责 XX 医院传染病工作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贯彻实施,负责医院传染病管理及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导。
(一)
医务科工作职责 1.组织各科室落实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救治工作,做好出入院登记,定期组织检查督导。
2.负责组织医院传染病防治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演练。
- 10 - 3.传染病病人的转院工作。
(二)
门诊部工作职责 1.组织各门诊科室落实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定期组织检查督导。
2.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首诊负责制。
3.做好发热门诊、腹泻门诊、留观区建设。
(三)
质管科职责规范临床诊断。
(四)
各临床科室职责 1.具体落实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报告工作,传染病登记簿要专人保管,登记详细认真,报告及时准确。
2.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观察。
3.定期自查,及时发现传染病漏报、迟报。
(五)
医技科室职责 发现传染病呈阳者立即通知开单医师或科室,并做好登记。
(六)
院感科职责 监督检查指导对工作人员的消毒,对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的消毒以及医疗废物的处理。
(七)
总务科职责 做好医院污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
- 11 - (八)
公共卫生科工作职责 由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全院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工作。
1.对传染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2.指导检查各科室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定期检查,总结分析。
3.协助医务科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4.检查预检分诊落实情况。
5.检查门诊、住院诊疗信息登记情况。
6.每月一次检查传染病的漏报、缓报情况,逐步完善各个环节,做到无漏报和缓报,无管理原因导致传染病播散。做好自查记录。
7.检查新生儿卡介苗和乙肝首针预防接种工作。
8.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工作。
9.联系区疾控中心并协助上级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工作。
三、传染病工作管理规定 传染病工作包括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一)
传染病培训制度。对全员医务人员每年至少进
- 12 - 行两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消毒隔离防护基本技能等。
(二)
医院实行预检分诊制度。设立预检分诊处。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分诊时及时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并作出相应处理。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有专人引导到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就诊。需转院者,工作人员应将患者的病历记录复印一并转至相应医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预检分诊人员严格按分诊流程工作,熟练掌握分诊业务,做到合理分诊并做好登记工作。若发现有流行性疾病倾向时,及时向医务科和公卫科报告。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加强预检 分诊人员的个人防护,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在预检分诊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
- 13 - (三)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冠、艾滋病(HIV)
、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 H7N9 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
篇二: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为正确、有效和快速处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阻止和控制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职工及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 1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积极预防,高效处理”的指导思想,人员、装备、技术、保障、培训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集中主要人力和物力,迅速果断的予以处置,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2 2 、主要工作任务
(1)对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等危险性废弃物进行处置、调查,了解事故原因、污染源性质及事故发展过程。
(2)及时向上级部门及相关管理机构报告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及突发事故。
(3)指挥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置。
(4)指导事故涉及的周边人员防护,妥善开展消毒去污处理工作。
3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医院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医院设立危险性废弃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危险性废弃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工作小组、医疗救助组,其机构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①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发生的事故;配 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②应急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主
任:
成
员:
应急办公室设在院长办公室,负责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等危险性废弃 物的处理。当突发事故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及时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③应急工作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组
员:
应急工作组确定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撤离所有与清理工作无关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负责与市区环保局、市区卫生监督所、市区疾控中心沟通、协调,进行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检测。
④医疗救治组 组
长:
组
员:
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现场伤员的救护工作、医学观察,记录事故、检查、确诊和采取治疗措 (可启动医疗救助 1 或 2 队)
(2)应急联系方式 应急组织机构全部成员的联系电话应保证 24 小时开机,如有外出或电话变更,必须向总值班登记,并向各应急小组成员发布信息。
各应急小组成员联系方式见附表。
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报告的时限、方法及内容:
①一旦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2810),应急办公室人员应在 10 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详细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 ,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现场基本情况。
②领导小组根据应急类型、发生事故及严重程度,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放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的污染源。
③危险废物若产生重大流失,应第一时间向 110 报警。
若医院不能控制事故现场的危害程度,应电话报告:119。
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电话
篇三: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依靠科学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1、工作原则:预防为主,规范管理;科学应对,分级负责。
2、成立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发生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3、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4、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5、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6、应急处置,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求
援;同时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7)、水源污染如发生水源污染,立即向环保局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8)、加强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要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整改。
(9)、要对所辖区域的村卫生室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同时上报。接受县卫生监督所对本辖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消毒、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10)、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要合理安排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消杀药械等物资。
篇四: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废物紧急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或意外事故发生(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1、立即上报总务科、感染管理科、主管院长。并应当在 48 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环保局,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再次报告。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 1 人以上死亡或者 3 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24 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环保局。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2、由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有关科室组成调查小组,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协助。
3、调查确认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根据医疗废物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方案。
5、尽快组织相关人员对医疗废物事故区域采取紧急安全处置措施,必要时封锁事故区域,以防扩大。
6、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其他人员、环境的影响。
7、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应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8、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9、处理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卫生安全保护后才能进入现场工作。
10、事后必须对医疗废物事件的起因作相应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相关人员作相应的责任评估进行必要的奖罚处理。
篇五: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防止医疗废物意外泄漏后造成环境污染、 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制定本方案。
一、 总体目 标 为 有效预防、 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院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提高应对能力, 建立统一指挥、 职责明确、 运转有序、 反应迅速、处置有力、 依法规范的应急处置体系, 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正常秩序。
二、 工作原则 院长主管, 分管院长协助分管, 院感科负责组织管理督导检查, 各科室具体实施、 配合; 预防为主, 规范管理; 科学应对, 分级负责。
三、 应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院医疗废弃物的突发事件处置。
四、 组织管理
成立我院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切实履行职责, 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 一)、 医疗废物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鲁诗勇
院
长
副组长:
黄
平
副院长
陈
凤
院感科副科长 成
员:
龚代英
医务科科长
谢继萍
总护士长
韩洪霞
妇产科护士长
何亚利
儿科护士长
何
芳
妇产科主任
熊
伟
儿科主任
岳晏刚
医技综合科科长
周
艳
后勤负责人
曾长根
社区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感科, 由院感科负责日 常工作。
( 二)、 职责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 工作流程和要求、 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废物( 含放射源)
流失、 泄漏、 扩散、 职业暴露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院感科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运送、
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 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 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
( 三)、 事件报告 1、 报告时限和程序 ( 1)、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和意外事故时, 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科室应当在 12 小时内向医院报告; 医院在 48 小时内向青白江区卫生局和青白江区环保部门报告。
( 2)、 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 1 人以上死亡或者 3 人以上健康损害, 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 科室应当立即向医院口头或电话报告, 并在 2 小时内书面报告; 医院应当在 12 小时内向青白江区卫生局报告, 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的规定, 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 3)、 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 3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健康损害, 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特大事故时, 科室应当立即向医院报告; 医院应当在 2 小时内向青白江区卫生局报告, 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的规定, 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 4)、 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 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 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 及有关规定报告, 并采取相应措施。
任何个人和单位对突发医疗废物突发意外事故不得隐瞒、 缓报和谎报。
2、 报告内容 突发事故分为首次报告、 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 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情进程。
( 1)、 首次报告:
经调查确认的突发事故报告应包括事件发生地点、 性质、 波及范围、 危害程度、 态势评估、 控制措施等内容。
( 2)、 进程报告:
应根据事件发生、 发展情况, 采取每小时、 每天、 每周或不定时报告事件进程。
( 3)、 结案报告:
事情基本终止, 应做出结案报告, 逐级上报。
主要内容:
事件发生、 发展的经过, 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原因、 性质, 采取的措施、 主要经验教训等。
五、 应急处置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和意外事故时, 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等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对受到医疗废物危害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求援。
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 一)、 重要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
1 、 确定流失、 泄漏、 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 数量、发生时间、 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 对流失、 泄漏、 扩散泄漏物进行控制, 并及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 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污染扩散; 同时向青白江区卫生局、 青白江区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3、 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尽可能减少对病人、 医务人员、 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 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 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 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5、 院感科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 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 二)、 可能造成的污染 1、 环境污染。
当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造成环境污染时,立即封锁现场, 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并派出应急队伍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回收销毁, 对环境进行无害化处理。
2、 水源污染。
如发生水源污染, 立即向卫生、 水务、 环保等部门报告, 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 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闭、 处理。
六、 保障措施 ( 一)、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应对能力
医院和科室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定期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运送、暂时贮存、 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 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 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 二)、 做好物质储备, 保障经费 合理安排应急工作经费, 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 包括防护用品、 消杀药械等物资。
( 三)、 加强检查, 确保措施落实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等规定, 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院、 科工作目 标考核。
polifc9630)&!YVSPMJFCzwtqnkheb852+(%#XUQNKHE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63+(% #XUROLIFCzwtqnkhea741‐*$Z WTQNKHEByvsplifc9630)&!YVSPMJGDAwtqnkhe b852+(%#XUROLHEByvspmjgda741‐* $ZWSPMJGDAxurolifc9630)&#XUROLIFCzwtqnkhe b851‐*$ZWTQNKHEByvspmjgc9630)&!YVSPMJGDAxurnkheb85 2+(%#XUROLIFCyvspmjgda741‐*$Z WTQNKGDAxurolifc9630)&!YVROLIFCzwtqnkheb85 2+($ZWTQNKHEByvspmjgda730)&!YVSPMJGDAxurolieb852+(%#XUROLIFCzwtqmjgda741‐*$ZWTQNKHE Bxurolifc9630)&!YVSPMIFCzwtqnkheb852+(%#XTQNKHE 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52+(%#XUROLIFCzwtqnkhda741‐*$ZWTQNKHEByvsolifc9630)&!YVSPMJGDzwtqnkheb852+(%#XUROKHEByvspmjgda741‐*$ZVSPMJGDAxuroli fc9630)%#XUROLIFCzwtqnkheb841‐*$ZWTQNKHEByvspmjfc9630)&!YVSPMJGDAxuqnkhe b852+(%#XUROLIFByvspmjgda741‐*$ZWTQNJGDAxurolifc9630)&!YUROLIFCzwtqnkhe b852+*$ZWTQNKHEByvspmjgda63 0)&!YVSPMJGDAxurol heb852+(% #XUROLIFCzwtpmjgda741‐*$ZWTQNKHEAxurolifc9630)&!YVSPLIFCzwtqnk heb852+(% #WTQNKHE 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852+(%#XUROLIFCzwtqnkgda741‐* $ZWTQNKHEByvrolifc9630)&!YVSPMJGCzwtqnkhe b852+(%#XURNKHE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63 0(%#XUROLIFCzwtqnk heb741‐*$ZWTQNKH EByvspmi fc9630)&!YVSPMJGDAxtqnkhe b852+(%#XUROLIEByvspmjgda741‐*$ZWTQMJGDAxurolifc9630)&!XUROLIFCzwtqnkheb85 2‐*$ZWTQNKHE Byvspmjgd9630)&!YVSPMJGDAxurok heb852+(% #XUROLIFCzwspmjgda741‐*$ZWTQNKHDAxurolifc9630)&!YVSOLIFCzwtqnkheb852+(%ZWTQNKHEByvspmjgda740)&!YVSPMJGDAxurolifb852+(%#XUROLIFCzwtqnjgda741‐*$ZWTQNKHEByurolifc9630)&!YVSPMJFCzwtqnkhe b852+(%#XUQNKHE 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63+(%#XUROLIFCzwtqnkhea741‐*$Z WTQNKHE Byvsplifc9630)&!YVSPMJGDAwtqnkheb852+(%#XUROLHEByvspmjgda741‐* $ZWTPMJGDAxurolifc963 0)&#XUROLIFCzwtqnkheb851‐*$ZWTQNKHEByvspmjgc9630)&!YVSPMJGDAxurnkheb85 2+(%#XUROLIFCzvspmjgda741‐*$ZWTQNKGDAxurolifc9630)&!YVROLIFCzwtqnkheb852+($Z WTQNKHE Byvspmjg da730)&!YVSPMJGDAxurolieb852+(%#XUROLIFCzwtqmjgda741‐*$ZWTQNKHE Bxurolifc963 0)&!YVSPMIFCzwtqnk heb85 2+(%#XTQNKHE Byvspmjg da741‐&!YVSPMJGDAxurolifc962+(%#XUROLIFCzwtqnkhda741‐*$Z WTQNKHEByvsolifc9630)&!YVSPMJGDzwtqnkheb852+(%#XUROKHE Byvspmjgda741‐*$ZWSPMJGDAxurolifc9630)%#XUROLIFCzwtqnkhe b841‐*$ZWTQNKHEByvspmjfc9630)&!YVSPMJGDAxuqnkheb85 2+(%#XUROLIFCyvspmjgda741‐*$Z Wlifc852+(% #XUROLIFCzwtqnjgda741‐*$Z WTQNKHEByvrolifc9630)&!YVSPMJGCzwtqnkheb852+(%#XURNKHE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63+(%#XUROLIFCzwtqnkheb741‐*$ZWTQNKHEByvspmifc9630)&!YVSPMJGDAxtqnkheb852+(%#XUROLIEByvspmjgda741‐*$ZWTPMJGDAxuroli fc9630)&!XUROLIFCzwtqnkhe b852‐*$ZWTQNKHEByvspmjgd9630)&!YVSPMJGDAxurokheb852+(%#XUROLIFCzvspmjgda741‐*$ZWTQNKGDAxurolifc9630)&!YVSOLIFCzwtqnkheb852+(%ZWTQNKHE Byvspmjgda740)&!YVSPMJGDAxurolifb85 2+(%#XUROLIFCzwtqmjgda741‐*$ZWTQNKHEByurolifc9630)&!YVSPMJFCzwtqnkheb852+(%#XUQNKHE Byvspmjg da741‐*!YVSPMJGDAxurolifc962+(%#XUROLIFCzwtqnkhea741‐*$ZWTQNKHEByvsplifc9630)&!YVSPMJGDAwtqnkhe b852+(%#XUROLH EByvspmjgda741‐*$Z WSPMJGDAxurolifc9630)&#XUROLIFCzwtqnkheb851‐*$ZWTQNKHEByvspmjgc9630)&!YVSPMJGDAxurnkheb852+(%#XUROLIF Cyvspmjg da741‐*$ZWTQNJGDAxurolifc9630)&!YVROLIFCzwtqnkheb852+($ZWTQNKH EByvspmjgda73 0)&!YVSPMJGDAxurolie b852+(%#XUROLIFCzwtpmjgda741‐*$ZWTQNKHEBxurolifc9630)&!YVSPMIFCzwtqnkheb852+(%#XTQNKHE 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52+(%#XUROLIFCzwtqnk hda741‐*$Z WTQNKHE Byvsolifc9630)&!YVSPMJGDzwtqnkheb852+(%#XUROKHE Byvspmjgda741‐*$ZVSPMJGDAxurolifc9630)%#XUROLIFCzwtqnkhe b841‐*$Z WTQNKHE Byvspmjfc9630)&!YVSPMJGDAxuqnkhe b852+(%#XUROLIFByvspmjgda741‐*$ZWTQMJGDAxurolifc9630)&!YUROLIF Czwtqnkheb852+* $ZWTQNKHE Byvspmjgda630)&!YVSPMJGDAxurolhJGDAxurol heb852+(%#XUROLIFCzwspmjg da741‐*$ZWTQNKHDAxurolifc9630)&!YVSPLIF Czwtqnkheb85 2+(%#WTQNKHE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852+(%#XUROLIFCzwtqnjgda741‐*$ZWTQNKHE Byurolifc9630)&!YVSPMJGCzwtqnkheb85 2+(%#XURNKHEByvspmjgda741‐* $YVSPMJGDAxurolifc963+(% #XUROLIFCzwtqnkhea741‐*$Z WTQNKHEByvspmi fc9630)&!YVSPMJGDAxtqnkheb852+(%#XUROLIE Byvspmjg da741‐*$ZWTPMJGDAxurolifc9630)&#XUROLIFCzwtqnkheb852‐*$ZWTQNKH EByvspmjgd9630)&!YVSPMJGDAxurokheb852+(%#XUROLIFCzvspmjg da741‐*$ZWTQNKGDAxurolifc9630)&!YVSOLIFCzwtqnkheb852+(%ZWTQNKHEByvspmjgda740)&!YVSPMJGDAxurolifb852+(%#XUROLIFCzwtqmjgda741‐*$ZWTQNKHEBxurolifc963 0)&!YVSPMJFCzwtqnkheb852+(%#XUQNKHE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62+(%#XUROLIFCzwtqnkhda741‐*$ZWTQNKHEByvsplifc9630)&!YVSPMJGDAwtqnkheb85 2+(%#XUROLHEByvspmjgda741‐*$ZWSPMJGDAxurolifc9630)%#XUROLIF Czwtqnkheb85 1‐*$ZWTQNKHE Byvspmjg c9630)&!YVSPMJGDAxurnkheb852+(%#XUROLIFCyvspmjgda741‐* $ZWTQNJGDAxurolifc9630)&!YUROLIFCzwtqnkhe b852+($ZWTQNKHEByvspmjgda730)&!YVSPMJGDAxurolieb852+(%#XUROLIFCzwtpmjgda741‐*$ZWTQNKHEAxurolifc9630)&!YVSPMIFCzwtqnkheb852+(%#XTQNKHEByvspmjgdE Byvspmjgda741‐&!YVSPMJGDAxurolifc952+(%#XUROLIFCzwtqnkgda741‐*$ZWTQNKH EByvrolifc9630)&!YVSPMJGDzwtqnkhe b852+(%#XUROKHEByvspmjgda741‐*$...
篇六: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废物应急处置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中心内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因此,我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1
成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
××
①领导小组指挥我中心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工作; ②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对生物安全工作负总责; ③负责建立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1.2
检验科负责人:
××× 具体负责发生意外事故后全面组织与处置工作
1.3
实验室技术人员:
××× ①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日常工作产生的医疗废物。锐器盒满
3/4 时必须及时更换。
②负责废物袋的扎口和贴标签。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暂存、密闭运输。
③必须建立医疗废物出入应当每天有登记,送出去有接收记录,专人负责。
④医疗废物清运员清运时实行交接制度,双方签字。应用联单转运。签字记录保存至少 3 年。
⑤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每年体检一次,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统一处理。
⑥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
⑦各类人员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⑧医疗废物禁止任何科室、个人转让和买卖。
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
二、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 办 法
我中心医疗废物共分为 4 类。
2.1
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它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处理方法:以上废物产生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后,由专人定时、定路线运送到我中心指定的垃圾处理站。
各种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2
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处理方法:用专用贮存桶贮存到一定量后由专人定时、定路线运送到我中心指定的垃圾处理站。
2.3
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处理方法:产生后立即放入防刺、防渗漏的硬质容器中,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中,由专人定时、定路线运送到我中心指定的垃圾处理站。
2.4
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处理方法:由护办存入不合格药品区,及时上报药品管理部门,并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处理。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中心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过程中发生的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发生医疗废物生物安全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4.1
迅速组织人员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4.2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员应立即报告分管领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4.3
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垃圾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消毒。消毒工作应由污染较轻区域向污染较重的区域进行,待彻底清洁和消毒后,再对清扫工具进行消毒。
4.4
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品和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4.5
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清理人员的身体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按照职业防护应急处理流程进行紧急处理。
4.6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 48 小时内上报卫生局及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4.7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 1 人以上死亡或者 3 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24 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
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8 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环境污染事故时,由质量管理科协同相关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性质,明确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并按相关制度追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以上预案自制定之日起施行。
××××××
年
月
日
篇七: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废物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总体目标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和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依靠科学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特制订本预案。1.2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规范管理科学应对分级负责。
1.3 编制依据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 《金湖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 组织管理 2.1 组织机构 2.1.1 成立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 负责本单位发生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2.1.2 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2.2 职责 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制定工作人
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3 预警与报告 3.1 责任报告单位 卫生院。
3.2 报告时限和程序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4 应急处置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求援同时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4.1 重要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4.1.1 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4.1.2 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4.1.3 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1.4 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4.1.5 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4.1.6 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
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4.2 水源污染 如发生水源污染立即向环保局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5 保障措施 5.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应当组织对本机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认识。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5.2 加强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要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卫生院要对所辖区域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同时上报。接受县卫生监督所对本辖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消毒、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5.3 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 要合理安排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消杀药械等物资。
推荐访问:个体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诊所 废物 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