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纪委交流材料(范文推荐)
来源:对照材料 发布时间:2022-10-20 15:45:05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纪委交流材料(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巩固基层基础
锤炼纯洁队伍 为推进农村惩防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xx 县纪委、 监察局
xx 县地处省城 xx 南部, 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 , 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 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 素有“文化名 城、 醋都葡乡 ” 之美誉。
现辖4 镇 5 乡 1 个街道办事处、 188 个行政村和 24 个社区居委会, 面积 609 平方公里, 人口 34 万。
现有 17 个党( 工)委、 44 个党总支、 726 个党支部、 党员 14780 名 , 其中农村党员 11278 名 , 占 76. 3%。
近年来, 针对农村社会监督管理问题日 益显现、 农村事务决策程序监督不全面不规范、 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等情况, 我们按照中央、 省、 市精神, 结合实际, 创新思路, 从改进乡 镇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出发, 从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入手, 从完善组织运行制度深入, 努力构建农村惩防体系, 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为 xx 转型跨越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 可靠保证。
主要做法是:
一、 重心前移, 夯实基础, 全面完善乡镇纪委工作体制
农村工作点多面广线长, 随着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 单靠传统的监督模式, 很难监管到位。
为此, 我
们以乡 镇为重点, 充实完善纪检监察队伍, 实现了 重心前移、 关口 前移, 为推动农村惩防体系建设提供了 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创新机制, 建立一支过硬队伍。
我县高度重视乡镇纪委班子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乡 镇纪委书记全部由副科级领导担任, 排序在同级党委委员 之前。
全县各乡( 镇、 街道)
分别配备一名 专职纪( 工)
委副书记, 并兼任行政监察员 , 受县纪委和乡 镇双重领导, 县纪委、 县委组织部共同决定副书记的职务任免, 确保乡 镇纪检干部专职专用。
为切实选好、 建好、 管好这支队伍, 县纪委、 县委组织部、 县编办联合出台了 《关于在乡 ( 镇、 街道)
设立专职纪委副书记的通知》 。
同时按照“纪检监察干部准入制度” 的要求, 在把好入口 关、 政治关、 程序关上狠下功夫, 比如:
要求人选为占编的国家公务员 、 年龄在 40 周岁以下、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等。
经过群众推荐、 集体研究、上级考察等公平、 公正、 公开的程序, 一批学历高、 能力强、 思想素质过硬、 热爱纪检监察事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纪检监察工作岗位。
目 前, 全县共有 8 名 专职纪委副书记,其余 2 名 因工作调整正抓紧选配。
二是上下联动, 构建三级监督网络。
我们按照中央、省、 市纪委要求, 加强监督网络建设。
在县级层面上, 从案件查处方面突破, 加强对全县案件检查工作的指导, 将10 个乡( 镇、 街道)
纪委书记、 副书记分为两个片区, 通过跟班办案、 参与 办案、 指导办案等形式, 协助县纪委监察局查处案件; 在乡( 镇、 街道)
层面上, 形成以乡( 镇、
街道)
纪委书记为中心, 副书记( 行政监察员 )
专职指导、三名 兼职纪委委员 协助管理的抓纪检监察工作格局, 不仅全面强化了 乡 镇纪检组织职责, 而且有效解决了 工作人员少、 监督不力的问题; 在农村( 社区)
成立了 农村纪检监督小组, 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 阳光农廉网、 农村民主议事的监督, 真正形成上下联动、 协调有力、 监督有效的三级纪检监察监督网络。
2011 年以来, 10 个乡 ( 镇、 街道)纪委共接待受理群众信访 320 人( 次)
, 查办案件 29 件,开展监督检查 153 次, 开展基层站所负责人评议 127 人( 次)
, 促进了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强化管理, 形成一套考核体系。
将乡 镇纪检专职干部( 纪委书记、 副书记)
纳入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考核管理范畴, 以县纪委监察局考核为重点, 实行任务目 标“双百分” 管理。
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案件查处、 信访、 宣教等 9 个方面细化了 49 项考核细则, 结合平时考核、 年终考核、 工作评议、 综合排队四个步骤, 作为评选全县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和优秀标兵的重要标准, 也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依据。
去年以来, 两名 优秀乡 镇纪委副书记被选调到县纪委监察局工作。
二、 整合力量, 履职尽责, 全面优化农村监管保障环境 更加有效发挥乡 镇纪委和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职能, 是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惩防体系建设的坚强保证。
为此, 我们在发挥职能、 推进工作、 提升效果三方面狠下功夫, 全面优化农村监管保障环境。
一是建立保障的硬措施。
先后为 10 个乡 ( 镇、 街道)配备了 电脑、 打印机、 照相机、 录音笔等办公办案设备。各乡 ( 镇、 街道)
立足实际, 克服办公场所小、 经费紧张等困难, 全力支持和帮助乡 镇纪委开展工作。
目 前, 全县10 个乡 ( 镇、 街道)
纪委实现了 “十个一” , 即:
有一块牌子、 一枚公章、 一个独立使用的办公室、 一套办公桌椅、一台专用电脑、 一组宣传版面、 一台打印机、 一台照相机、一支录音笔、 一个举报箱。
在此基础上, 各乡( 镇、 街道)主动为纪委开展工作及时提供车辆和经费保障。
2012 年 6月 , 全县统一明确为每个乡 ( 镇、 街道)
纪委单列每年不少于 3 万元的工作经费, 纳入乡 级财政预算。
乡 ( 镇、 街道)
纪委书记、 专职纪委副书记每人每月 享受 220 元的办案补贴也全部落实。
二是履行监督的双职能。
今年以来, 围绕在乡 镇成立行政监察机构这一全新课题, 县纪委三次召开常委会议,制定了《xx 县乡 镇行政监察工作职责》 , 赋予乡 镇行政监察员 “四项职能” :
一是列席参加乡 镇政府工作会议, 监督政府及基层站所有关工作, 主动参与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 二是在乡 镇纪委的领导下, 受理、 解决行政效能、 工作作风以及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的投诉; 三是监察乡 镇公职人员 执行行政纪律和效能建设的行为; 四是履行执法监察、 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职能, 确保政令畅通。
2011 年以来, 乡 镇纪检组织共监督发放强农惠农资金 1168. 4 万元, 对两起截留挪用、 虚报冒领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 查处。
今年, 对阳煤化工新材料园、 青龙
管业等重点工程的征地补偿款到位情况、 乡 镇工作人员 执行纪律情况、 在工程项目 中吃拿卡要情况等进行了 专项检查, 促进了 重点项目 的推进。
对乡 镇政府工作开展监督,重点对办公场所修缮、 农村道路“户 户 通” 两项工程进行监督, 行政监察员 协助乡 纪委对工程预算、 质量、 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 工程完工后督促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公开。
同时, 乡 镇纪委定期召开例会, 对乡 镇工作人员 进行廉政监督, 经常走访党员 群众, 向县纪委移交案件线索 6件, 自 办农村财务问题 2 件, 涉及金额 9100 元。
三是塑造干部的新形象。
结合创先争优和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 加强对乡 镇纪委干部、 农村纪检监督小组的反腐倡廉教育。
以党校为主阵地, 集中组织 20 多名新任乡 镇纪检干部和 347 名 村主干、 607 名 村纪检监督小组成员 进行培训和轮训; 围绕贯彻落实《廉政准则》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 试行)
》 、 《xx 市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十项经济监管制度》 及我县的十项配套落实措施等内容, 先后 5 次组织专题业务培训; 认真抓好警示教育, 组织乡 村两级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 参观 xx 县廉政教育基地, 对农村干部违纪案件进行公开审理; 开展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转作风、 树形象、 创一流” 活动, 乡 镇纪检干部全部参与 活动, 通过演讲、 外出参观等形式, 切实用党的纯洁性锤炼一流乡 镇纪检干部队伍。
三、 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 全面提升主动服务基层意识 有效履行乡 镇纪检监察职能, 制度是关键。
为建立实
用管用的工作制度, 我们坚持把制度建设落实到履行两项职能的各个环节。
一是建立履行职能的工作制度。
以中纪发[2011] 26 号文件为指导, 建立和完善了 一系列乡 镇纪委工作制度。
包括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 乡 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 包村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度、 定期召开乡 镇纪委书记工作例会制度、 县纪委常委包片联系乡 镇制度、 监督检查制度、 案件保密制度等 12 项工作制度, 对乡 镇纪委的职责进行明确定位, 乡 镇纪委该做什么、 怎么做一目 了然。
二是建立提升服务的保障制度。
由县纪委具体组织协调, 在全县开展了 “下乡 住村、 走遍村庄、 服务群众、 破解难题” 活动, 本着“县直服务乡 村、 乡 村服务农民” 的原则, 成立乡 镇党员 服务中心和乡 村两级便民服务点, 县级事权下放乡 镇。
在履行监督和服务工作中, 纪检监察职能进一步拓展, 服务农村、 服务群众、 服务基层的实效性、针对性更加明晰, 解决问题的机制更加畅通, 乡 镇纪检监察干部真正成为了 “党的忠诚卫士、 群众的贴心人” 。
三是建立严格监督的检查制度。
采取定期汇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 日 常工作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 通报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明确下一阶段的要求; 对于重点案件、 重要情况, 下发督办通知书, 要求随时汇报进展情况, 使乡 镇纪委始终与县纪委思想同心、 目 标同向、 工作同步。
推荐访问:乡镇纪委交流材料 纪委 乡镇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