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3篇(完整)

来源: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1-08 08:05:06 点击:

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1  八个劳工,八个工匠。热爱自己的工作,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们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美和完善。通过继承和学习,通过专注和坚持,他们成为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3篇(完整)

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1

  八个劳工,八个工匠。热爱自己的工作,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们的成功之路就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美和完善。通过继承和学习,通过专注和坚持,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尖技师和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倩,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老胡工作30多年,创造了抛光零件100%合格的惊人记录。在*新一代大型飞机c919的第一架原型机上,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由老胡亲自打磨的新零件。

  2、纸钓工周东红是*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他用手捞出晒干的宣纸后,每张纸的重量误差不到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坚持100%良品率的记录,他加工的纸张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和国家画院的“皇家画纸”。

  3、港珠澳大桥贯穿延安。工作时,严观安应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头处的间隙误差应该小于一毫米,但他可以做到零间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自学成为了这份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海底隧道16次对接。

  4、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北京APEC会议上,——“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我国赠送外国领导人及其夫人的国礼之一,是孟大师经过百万次精雕细刻,在仅0.6毫米的银片上创作的“丝巾”。太空英雄、奥林匹克运动员和汶川地震纪念馆的奖牌都来自孟剑锋。

  5、张东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银瓦焊接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银瓦板薄如牛皮纸。液化天然气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针眼大小的泄漏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张东伟的焊接工艺不仅质量100%有保证,而且外观完美。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磨床,也是国内第一个从事高速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磨削的工人。他被同龄人称为“鼻祖”。*从事这一过程的工人不超过10人。他磨的转向架上装有644辆高速动车组,运行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他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

  7、高凤林,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焊机。焊工高凤林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已有35年,被称为焊接火箭的“心脏”。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的焊接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长征3A系列火箭将嫦娥卫星送上了月球。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中挑战的最薄记录。

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2

  谈起大国工匠,就想起这句话,就如同从前,书信很长,马车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样。工匠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进去,对待作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我没有亲眼见过他们做作品时的场景,只是在书里的只字片语中了解到大国工匠,他们身上所有的匠人精神。现在我们提倡的匠人精神的本质是工匠精神,不也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吗?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文里有一篇《庖丁解牛》庖丁给梁惠王宰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即厨师的意思,但是他的技艺非常精湛,就连梁惠王也不由得的夸赞他,其实他也没做什么特别伟大的事。忠于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做,用眼去看,用官所感。就如韩愈《师说》中的一句,“术业有专攻。”我所以为的工匠精神,也莫过如此了吧:不仅仅以自己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对自己手中的东西,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更上一层楼的精神。

  在古代,*作为手工业出产大国,瓷器、玉雕、绣品都是出自匠人之手。虽然匠人的地位并不高,但他们所创造的,却是举世无双的宝物。就拿瓷器来举例子,作为*的一张名片,如果没有工匠不断的推陈出新,又怎么会有举世闻名的*瓷器?“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古代工匠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由最开始的素瓷,到后来洁白无瑕的白瓷,再者唐三彩、元青花、秘色瓷、珐琅彩。这不知多少工匠倾注了全部心血进去,方得一“小瓶”,碎一件,便少一件。也许,工匠精神的另一层含义也告诫我们,不仅也对自己的作品用心,更要懂得来之不易的成果,总结下去前人摸索出来的经验,传承不断推新的文明。

  周杰伦有这样一首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以前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啊,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形成的,在青瓷出炉的那一瞬必须是烟雨天,釉色才会渐变成梦幻般的天青色。因此雨过天晴的瓷器极为珍惜。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等待仅仅是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只有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沉得住心,才能做出真正独具匠心,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

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3

  伟大的乡村工匠,匠心打造梦想。今年央视五一发布的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位工匠用“八双劳动之手”打造神话的故事。今天电脑动画组还组织组员观看,感受工匠们传达的专业技能的极致。通过继承和学习,他们以自己的专注和执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制造”。

  “大国工匠”感人的故事和生动的实践表明,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奋、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拓展人生价值。这是一群工作者,他们的成功不是上高中或者大学,而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善和完美。通过继承和学习,通过专注和坚持,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尖技师和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大国工匠》的第一集,介绍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38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焊接的允许时间误差。在*航天,53岁的高凤林的工作不是几个人能完成的。他焊接了火箭的“心脏”,是第一个焊接发动机的人。现在,他正在为*正在开发的新一代“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的焊接发动机挑战一个新的极限,——。焊接看似简单,但在航天领域,每个焊接点的位置、角度和重量都需要仔细考虑。高凤林说,焊接时,你必须留意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出现错误。"如果这个过程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么十分钟不眨眼."高凤林的重点来自于他刚进入这个行业时的努力工作,而航空航天制造要求零错误,所有这些都需要从扎实的基本技能开始。发动机被称为火箭的心脏。对于焊接工作来说,一点小瑕疵就可能导致灾难。因此,焊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要细致严谨。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大量工人的制造业大国,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屈指可数。表面上看,工人和工匠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他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目前,一些贴着“*制造”标签的商品在国外已经成为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摆摊出售。正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与普通工人不同,工匠工作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从中获得幸福。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转行的原因。这些工匠能够忍受贫穷和孤独,几十年来一直在追求专业技能的完美。他们通过继承和学习,专注和坚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航天科工集团第一研究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是第一个焊接发动机的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高薪聘请他,有的甚至提供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房子的诱人条件。高凤林不为所动,一一拒绝。原因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来说,每次看到自己的引擎把卫星送上太空,我都有一种用钱买不到的成功后的自豪感。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堪称匠人,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产品。在他们心目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应该是最好的,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花了40多年时间打造了5个航海钟,最后一个创造了64天航海记录,只慢了5秒,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我们国家的工匠也不逊色。他们有的能在薄如牛皮纸的钢板上焊接而不漏,有的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发际线的五十分之一,有的人能感觉到像x光一样精确和印象深刻。而这显然离不开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

  所以“大国工匠”所诠释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制造”的内在支撑,让我国制造的产品能散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推荐访问:工匠 心得体会 大国 观看《大国工匠》心得体会3篇 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1 观看《大国工匠》的心得体会100字
上一篇:2023年度观看《1921》心得体会3篇
下一篇:2023年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3篇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