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2023年)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2-21 09:35:08 点击:

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3篇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1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仪陇县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地处新马大路主干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

  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3篇

  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1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文明生态村

  创建工作总结

  仪陇县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地处新马大路主干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306户、1060人,有耕地856亩。20xx年3月,该社区被列为仪陇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着力在“强基础、兴产业、改环境、促和谐”上下功夫,使该村得到了极大的改观。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韧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九岭场社区支部、居委会带领全体村民,以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连续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一年来工作成效显著,创建指标如期完成。

  一、分散合力夯基础

  依据县委目标办《关于追加下达党政“一把手”环境爱惜工作目标的通知》和县环保局《关于开展20xx年创建市级环境漂亮乡镇及文明生态村的通知》的要求,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被列为今年文明生态村创建单位。对此,县委、县政府特别重视,县目标办将此项工作作为20xx年环境爱惜目

  /12标任务追加下达给县级相关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完成国家以工代赈3公里水泥路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4公里水泥路,实现社社通水泥路;自建便民路公里,实现户通便民路的目标;建集中供水站2处,小型水池13口,整治山坪塘5处,整治病害水库1座;县畜牧局对该村养殖獭兔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资金帮扶20万元;县环保局今年4月以来,已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狠抓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一是局领导高度重

  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今年上半年,还组织局内业务技术人员学习和理解《四川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的各项指标和解释及考核方式,局领导先后16次带领技术人员到新政镇九岭场社区现场办公,与新政镇党委书记、镇长争论创建文明生态村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解决方法。二是在该村设置环保宣布传达栏一个,指导该村定期更换内容,宣布传达环境法规。三是关心该村制定了《九岭场农村社区文明生态村建设方案》,开展以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源地爱惜、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村容村貌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

  二、负重拼搏强创建

  新政镇九岭场农村社区于20xx年开头启动了新村建设项目,20xx年启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该村请市、县有关专家依据社会

  /12主义新农村的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技术指导,建立特色生态农家,在县环境爱惜局的大力关怀支持和指导下,户户改水、改厨、改厕、建沼气,美化院落。现一排排新颖、美观的农家小院已成规模;同时该村还结合“四五”普法大力加强村民法制训练,抓好“三村建设”活动,实施科技兴村,加强农夫的科学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科学致富技能,曾先后“市级卫生村”、“平安创建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优秀村党支部”、“新农村建设和谐示范村”。

  九岭场农村社区通过几年的建设,成效明显,曾受省、市、县领导的观看,得到充分确定。一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立村支柱产业。该村依托省农学院、市职业技术学院、县农业局、畜牧局、环保局,大力进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着

  力抓好林果、獭兔、养殖和精养鱼塘的建设。二是新村建设效果明显:①高标准、高质量的新村规划设计已完毕,该村各种建设皆按规划设计实施。②新建村道大路4公里,便民路公里。③新建集中供水站1处,全村100%的农户能用上自来水。④农村电往改造全面竣工,达到城市同网同价,有线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率80%。⑤按规划设计图改建住房118户,建新居76户。⑥新修人行石板路公里,新栽

  /12果树和绿化林木万株,中改、水保、生态工程项目进展顺当,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效果明显。⑦业主经营已成规模,培育本村致富能人建起三个大型页岩砖厂,引进广安、南充、眉山等地7个业主,注入资金640万元,创办大型养猪场、加油站等实体。⑧建成社区活动室340平方米,村文化广场500平方米。

  目前,对比文明生态考核验收标准,全部创建指标已顺当完成。

  三、展望将来增信念

  九岭场近几年以来,为搞好新村建设,创建文明生态村,构建和谐社会,百姓安居乐业,缔造良好的机遇,讲文明、树新风,村与村,户与户和谐,所以近几年来民事纠纷、打架斗殴、刑事犯罪和各种案件从未发生,爱惜了村民安居乐业,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环境好了,基础设施转变了,环境污染排除了,为生态环境爱惜,观光旅游,缔造良好的条件,给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迈步进入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最终,感谢环保部门赐予关怀本村规划,确保了九岭场农村社区环保、工作更上一层楼。以上如有不妥,请批判指证。

  二0一0年十月十九日

  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2/12石洞沟乡郑寨子村创建县级生态环境

  示范村工作总结

  郑寨子村位于石洞沟乡东北12公里处,辖6个村民小组,270户1269人。全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通讯便捷,土地总面积亩,占全乡的三分之一,耕地面积6406亩(其中小型水地821亩,沙旱地5585亩),林地亩,人工草地亩,盐碱地亩,羊子饲养量9882只,存栏6487只,生猪存栏330只,大家畜149头,舍饲养羊、辣椒蔬菜和荞麦种植是该村的主导产业,农夫人均纯收入4832元。

  开展生态村建设是缔造最佳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是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村紧紧跟随“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步伐,为实践“xxxx”重要思想,统筹城乡进展,主动推动前进新农村建设,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形象为宗旨,为生态示范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

  近年来,我们郑寨子村在县乡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克服困难,使生态村创建工作取得了实效。结合本村实际,我村组织全村上下深入到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规划,细心组织,较好地巩固了创建成效,并使生态创建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如今生态良好、1/12环境洁净,无脏乱差现象,基本达到创县级生态示范村标准要求。我们通过生态村的创建,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保障了农夫身心健康,使全村逐步走上了“生产进展、生活富有、村容洁净、生态良好”的文明进展道路,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村支部一班人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统一搞好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爱惜,推动前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基础上,准时召开村支部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利用多种宣布传达形式,认真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明确目标任务,把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在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上求突破,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由村支书亲自抓,主任具体抓,其它领导包片抓,做到任务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到人,投入到位,从而增加了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参预创建、广泛发动和组织引导全村力气踊跃投入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行动中来。

  在生态村创建中,我们在乡村两级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创建规划,对创建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量化,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有任务,大家有职责,全村齐动手,使生态村创建工作顺当开展,深入到到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以

  /12“五清五建”为核心内容,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一)清晰思路,建立项目引进带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制度。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村自从创建生态环境村以来,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促进社会环境协调进展,改善人居环境为思路,全力争取项目建设,促进全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争取资金实施改厕改圈改灶建设;全村打水井200多眼,大大改善了人畜饮水和农田浇灌条件;争取到郑寨子村通村大路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每年进行植树造林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以草代牧,以牧种草的方针。

  (二)清理垃圾,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制度。设立了垃圾填埋场,定时、定点、定人、定酬,日产日清,通过生活垃圾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填埋处理率均达到98%以上。农用薄膜回收、综合利用率基本上达到100%,组织农户生活垃圾定点堆放,逐步做到了不在沟边桥头、房前屋后、道路两侧乱堆乱倒生活垃圾,避开了二次污染,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

  (三)清运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前些年,许多农户的露天茅厕、露天粪缸、粪池一遇到大暴雨,粪便溢出到处流;家禽散放,家禽粪便到处见,蚊蝇乱飞,又脏又臭,严峻污染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进展,通过农村改水、改厕

  /12工程,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消退了农村的上述不良现象。村民建楼房时逐步建起了三级化粪池,农户家禽实施了圈养,畜禽粪便准时打扫、收集、上堆发酵。通过广泛

  宣布传达训练,使宽阔村民懂得了充分利用自然有机肥料下田沃土的好处,既为增产增收节省成本,又使人粪便下雨不下河,不污染,从源头上消退了蚊蝇滋生的土壤,为清洁美化环境缔造了条件。

  (四)清理秸杆,建立秸杆综合利用制度。在夏、秋收种季节,我们利用各种形式广泛进行宣布传达训练,使村民了解秸杆焚烧烟雾布满、烟尘冲天,不但会污染生活环境,影响气候,而且还会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不必要的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建立了相关制度,禁止在大田焚烧秸杆,禁止任凭将秸杆抛入沟,一旦发觉立刻制止,久而久之,使村民能自觉地因地制宜实施秸杆粉碎还田,青贮氨化或作为畜禽饲料进行综合利用。

  (五)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在清理乱搭乱建过程中,我们准时供应线索与镇土管规划部门进行拆、停措施,使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

  回顾总结我们村在生态创建工作中倾注了不少精力,取得了确定的成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离上级要求仍有确定的差距,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决心在巩固已往取得创建成果的同时,满怀信念,落实各项措施,抓好长效

  /12管理,为加快建设郑寨子村美而好明天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石洞沟乡委员会

  二0一0年七月十五日

  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3阿古拉镇特格喜白乙嘎查创建生态

  文明村工作总结

  阿古拉镇特格希白乙嘎查地处于阿古拉镇西南部,离镇所在地17华里。由原三个特格希白乙嘎查组成的,纯蒙古族聚居的农、牧、林结合村。现有人口1265人,301户、全嘎查占地面积有1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林地面积万亩,牲畜头数7211头只,其中牛2738头、马319匹、羊536只,粮食年产量40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2000元,村民住房砖瓦率达60%。

  开展生态村建设是缔造最佳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是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嘎查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形象为宗旨,为生态文明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

  今年,我们特格喜白乙嘎查在旗镇两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团结带领全嘎查干部群众克服困难,使生态村创建工作取得了实效。结合本村实际,我村组织全村上下深入到到开展禁垦禁牧、水利设施基础建设、村屯绿化工程、湿地

  /12爱惜区重点爱惜等有效措施,使生态创建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如今生态良好、环境洁净,无脏乱差现象,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要求。我们通过生态村的创建,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保障了农夫身心健康,使全村逐步走上了“生

  产进展、生活富有、村容洁净、生态良好”的文明进展道路,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村支部一班人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统一搞好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爱惜,推动前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基础上,准时召开村支部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利用多种宣布传达形式,认真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明确目标任务,把生态村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在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上求突破,加大组织领导力度,由村支书亲自抓,主任具体抓,其它领导包片抓,做到任务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到人,投入到位,从而增加了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参预创建、广泛发动和组织引导全村力气踊跃投入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行动中来。

  在生态村创建中,我们在乡村两级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创建规划,对创建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量化,做到人人有目

  /12标,个个有任务,大家有职责,全村齐动手,使生态村创建工作顺当开展,深入到到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清晰思路,建立项目引进带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制度。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村自从创建生态环境村以来,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促进社会环境协调进展,改善人居环境为思

  路,全力争取项目建设,促进全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嘎查内新修建自来水工程,并完善了全村的饮水问题,完成了全村的饮水工程3000多米,解决了全村123户饮水难问题,逐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以保证农业高速稳定进展。

  (二)开展禁垦禁牧工作以保证生态建设

  ①划定全嘎查全年禁牧区和季节性禁牧区以保证生态平稳建设和牧业高速进展。②主动开展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工作,有效利用秸秆青贮服务于全嘎查牧业进展。

  (三)以“湿地爱惜区”为重点生态爱惜对象。

  经过几年的努力“湿地爱惜区”以成为阿古拉天堂旅游区的经典,成为了我嘎查最有效的生态形象。

  (四)村屯绿工程

  20xx年我嘎查组织全民开展了村屯绿化工程换新了村屯面貌。

  特格喜白乙嘎查村委会

  11/1220xx年6月2日

  12/12

推荐访问:生态村建设经验材料 创建南通市生态村工作总结 南通市 工作总结 生态
上一篇:2023年度大班周工作总结优秀7篇
下一篇:2023—党建工作总结参考6篇(2023年)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