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五数下册教案3篇

来源: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08 09:20:06 点击:

五数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74页例3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周长、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五数下册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五数下册教案3篇

五数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74页例3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方法,能熟练地记忆用字母表示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用这些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

  用字母表示一些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a、a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请同学们用前面学习的知识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本刚出的卡通书预计每本x元,每本童话书比每本卡通书贵12元。

  x+12表示(),5x表示();

  如果每本卡通书定价为9元,每本童话书应该定价为()元;

  如果每本卡通书定价为6元,买4本同样的卡通书要()元,买3本同样的童话书要()元。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填。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的计算公式,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用字母表示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3

  (多媒体课件出示正方体)

  师:能说一说我们学习过的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生:正方形的底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师:这个公式字太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如果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比较简单明了。但是用字母来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与用字母表示数有些不一样,在几何图形中哪个字母表示什么是规定了的,这样便于大家都知道这个字母公式的意思。比如在正方体中,就约定俗成地用S来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

  (多媒体课件在正方形棱长上标a)

  那么如果用S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a表示棱长,正方体的底面积计算公式又应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S=aa。

  师:能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吗?

  学生回答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S=aa

  师:这里aa还可以写成a,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方。来,和老师一起读一遍。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怎样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了吗?

  生:S=a。

  师: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那么你认为该怎样表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V=aaa或V=aaa。

  师: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吗?

  学生回答略。

  师:这里的aaa可以写作a,读作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师:你能说说正方体的体积还可以怎么表示吗?

  生:V=a。

  三、巩固测评

  课件出示75页试一试,学生完成后交流。

  四、拓展总结

  作业:练习二十一4-6题。

  说一说2a、3a、a、a各表示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二)

  S=a

  V=aaa或V=aaa V=a

五数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一、复习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习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数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练习与运用”5-12题,“探索与实践”的13-15题及“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黑板。

  分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生狮立尝试做“练习与运用”5-9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探索与实践。 1生集体做13题。出示第14题题目。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1)a+b+c的和等于3b。(2)3X=99 X=33(3)5n=55 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

  解:设中间一个数n。

  14

  9n=99 n=99÷9 n=11第15题

  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10~12题。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

推荐访问:下册 教案 五数下册教案3篇 五数下册教案1 人教版五数下册教案
上一篇:2023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五篇(完整文档)
下一篇:2023年三年级语文《找骆驼》教案五篇(完整)

Copyright @ 2013 - 2025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