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5篇)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5-03 09:05:04 点击:

篇一: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开发现状及战略方向

  1)研究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末我国做出的两大战略决策之一,也是21世纪的主题之一,而“地方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支持单元”,社区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可持续发展建设向下延伸和落实的基本场所。当前国际上的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已成潮流,在以联合国为首的众多国际组织创导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地方政府正在参与编制并实施围绕可持续社区的发展规划,即“地方21世纪议程(LocalAgenda21)”行动计划。其中由地方环境行动促进委员会(ICLEI)支持的“地方21世纪议程模范社区项目”,已经研究了全球1300多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规划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亿。在今后一段时期,城市人口会持续增长,给我国的社区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进行城市居住区的建设和布局,如何引导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以适应当前迅猛的城市化势头,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社区类型发生着不断的演变与转化。在我国城市社会结构体制与居住空间不断变革的条件下,研究我国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指导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居住区、社区与居住社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解释,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城市居住区是城市中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绿地、生活性道路等居住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从事社会活动的场所,一般占城市总用地的35%左右,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居住区是组成城市的基础,居住区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

  社区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与居住区相比,更强调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居民自治

  组织,它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较完善,强调其社会性。对于社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

  1)以社区中社会关系的性质作为划分社区类型的标准。“社区”的最早提出者德国的滕尼斯认为,根据社区中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将社区分为通体社区和联体社区;而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把社区按此标准分为基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机械团结社区和基于现代社会的有机团结社区等。

  2)以社区中人口的密度、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性质作为标准,将社区分为城市(都市)社区、集镇社区和农村社区。

  3)根据社区担负的主要功能,把其划分为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居住社区、文化(大学)社区等。

  由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行政体制的原因,我国社区的发展相对于国外比较滞后,还没有非常标准的社区形态。参考社区的后两种分类标准,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社区,更具体一点讲,是对城市的居住社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所谓城市居住社区,是指在城市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居住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环境设施、社会文化、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特征的生活共同体。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在认知意象或心理情感上均具有较一致的地域观念、认同感和归属感。

  1我国现代城市社区发展模式及现状评析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居住空间结构也显示出明显的计划配置特征,形成单位大院的居住模式,是一种单一的同质性社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社会结构的转型重构,土地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实施,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居民可以自主地选择住房,居住空间不断发生重组和分异,出现了城市的居住空间形态多元化并存的局面。总体上,从城市中心到城市郊区,存在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传统的街坊社区

  主要是分布在城市的旧区和老街区。受历史继承性的影响,多是方格状的空间布局,一般是低层独立式较破旧的楼房。同时由于老城区一般是商业繁华地段,寸土寸金,土地较集约利用,因此住房分布密集,而基础配套设施较差,住房拥挤,绿化面积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这种旧区的职业构成比较复杂,也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络。街坊邻居非常熟悉,彼此交往多,有一种地域归属感和社区意识,具有令人怀念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但是,由于旧城区存在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也是目前改造、迁建力度最大的地区。

  单一同质化的单位社区

  人们的居住具有历史继承性,受计划经济的深刻影响,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不少的单位制社区,尽管有少数收入较高的阶层迁离,但绝大部分还是原单位

  的职工,是一种均一同质化的居住社区。这种社区有一定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也都有小区幼儿园、小学等教育设施,以方便子女入学。只是这种单位制社区的建筑布局太单一,强调平等和均一,不能满足目前人们多层次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私密性的需要,因为每个家庭的一举一动都在单位同事的“监控”之中。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文化社区,大家有相同的职业,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容易形成一致意见,而且大家都很熟悉,方便交往互助,有比较紧密的交往和,但由于这些非正式的结构关系,往往把单位中的职位和人际冲突引到居住区。同时,由于个人生活与单位密不可分,所以社区的活动多被单位活动所取代,虽然彼此熟悉,但参加社区活动的意识并不强,社区意识淡薄。

  混合式综合社区

  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在城市边缘新建的许多单一功能的住宅区。一是缓解老城区人口膨胀的压力,二是满足郊区工业的就近布局需要。既包括较高档的住宅区和别墅区,也包括针对普通工人的经济适用房。由于这些住宅区建房时间较晚,所以比较注重居住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因此服务设施较齐全。这些新建的居住区不再受单位制的局限,吸纳了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混居在一起。由于大家彼此不熟悉,所以居民的独立意识较强,彼此交往较少,邻里之间关系较淡漠。但由于共同利用小区的基础设施,随着时间推移,社区意识会逐渐加强。所住居民由于处于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有一定的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但缺少利益共同体的集聚力,社区的参与性比较分散。

  演替式边缘社区

  由于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郊区的许多农村地区被吞噬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中,成为城市化社区,但由于其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仍然是乡村性质的,因此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或“城中村”。“城中村”里的居民出让了自身的土地,摇身变为城市里的非农业人口,但其没有正经的就业渠道,其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仍然是农民意识。邻里关系比较融洽,大家都很熟悉,有比较强的地域观念和归属感。同时,由于固有的小农意识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心理,“城中村”的许多居民加盖住房,以出租给众多的流动人口,获取租金。因此,“城中村”的住宅由低层向多层发展,见缝插针,几乎占据了所有的居住用地,道路狭窄,又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因此当地居民在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脏、乱、差”,居住环境非常恶劣,治安混乱,也是赌博、卖淫、吸毒等藏污纳垢之地。居住环境不断恶化。“本村”居民原是街坊邻居,彼此很熟悉,交往也很多,但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加上外来人口的冲击,使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淡薄,“各自为政”的现象较突出,各种服务设施较匮乏,生产和生活功能又紧密交织,所以是目前非常“活跃”又非常混乱的社区类型。

  房地产主导的物业管理型社区

  房地产开发是在市场经济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获得蓬勃发展。这种房地产主导的物业管理型社区是我国发育较成熟的社区类型。一般由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共同管理小区内的各项活动。业主委员会是比较典型的居民自治组织,代表小区内各个业主的根本利益。由于居民购房入住的门槛较高,一般是老板、经理、白领和知识分子入住。所以个人素质较高,对于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社区意识较强。但由于居民不同的职业和社会背景,彼此之间的交往较少,“老死不相往来”,居民的邻里关系比较淡漠。这种社区类型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种:一是封闭性、人口具有同质性的高级住宅区或别墅区。居住者均为高收入群体,设施齐全,但是与外界隔离现象明显;二是封闭的混合性生活社区,这是当前房地产开发最主要的类型;第三种是中低档的小区,是国家经济适用房或拆迁安置小区,居住者收入较低,小区配套设施不健全。

  流动人口聚居区

  市场经济搞活带动了人口的流动。在社会结构变迁中,在大城市郊区形成了流动人口聚居区。如广州的“新疆村”、“河南村”等,他们一般为外地进城谋生的打工者。一个社区内的居民大多来自于一个省份或一个地区,彼此以亲缘、地缘或业缘相。这种流动人口聚居区交往较多,人际关系良好,有一种团结互助的氛围。但个人都忙于自己的生计,社区意识淡薄。由于户籍限制,这些打工者没有正式的本地户口,因此也没有正规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应有的社会生活福利与保障,住宅大多为私建,子女入学困难,社会治安混乱,居住环境非常恶劣。

  以上是简单归纳出的几种比较典型的居住社区类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住房商品化的深入开展,我国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和居住分异将更加明显。每一种社区类型都在持续的发展演变之中。其中,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物业管理型社区将成为我国今后居住社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2现代城市社区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不断变革,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信息革命的到

  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突破了距离的限制,人们的居住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社区建设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

  尽管城市规划一直倡导以人为本,但一直不能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规划实施中。当前的规划只是进行物质性规划或功能性规划,很少考虑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如交往空间的营造,活动空间的开拓,居住区的绿化美化等,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目前人本主义思潮的复兴,要求规划要全面考虑人的需求,应开展社会规划和生态规划。女性主义思潮的涌现进一步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我们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不仅要考虑男性的需要,也要考虑女性的生活需要;居住区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社交和活动的需要,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文化复兴

  社区文化是居民所在地域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的集中表现,是社区精神在历史演变中的积淀。在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追求活跃的文化氛围,开始重视所在社区的文化底蕴,不断追求格调高雅、品位时尚的文化生活。同时,有必要强调本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提高本社区居住环境的文化品位。因此社区的文化建设成为当今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营造开阔的交往和活动空间随着5天工作制和8小时工作日的全面实行,城市居民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居民的日常休闲需要一个活动的开敞空间。同时,淡漠的人际关系,狭窄的交往空间,限制了社区居民的交际。积极的共享空间能够极大地促成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生,从而增加社区人文活动,营造活跃、融洽的社区氛围。因此应该营造更多的活动空间和交往空间,为拓宽人们的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方便居民的交往和互助,以促进社区居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地域归属感、价值认同感和一种和谐的社区精神。

  信息革命与络社会的冲击

  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络为支撑的上办公、上购物,上教育、上商务成为可能,甚至可以上开会讨论或上看病、医疗保健等服务,把人们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络社会。因特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甚至处于地球的两端也可以“面对面的交谈”,同处不同地方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交流思想和意见,形成“虚拟社区”和“精神社区”。因此在信息革命的冲击下,家庭的功能发生重大的变革,又恢复到农业社会时期住宅的作用,它承担生产和生活中心的双重功能。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把谋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放

  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当然也要求城市社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护和优化城市社区生态环境、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三方面同时努力,同步发展,相互协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居民现在居住的需要,也要满足将来发展的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协调好居住区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居民的区域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社区居民共同积极投身于社区的发展建设,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城市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综观我国目前的社区发展模式,参考社区发展建设的新理念,结合我国国情,从动态、长远的观点考虑我国社区未来的发展,应该以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为主导模式,它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和环境质量,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需求,还能满足人们智能化的生活需求,与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紧密接轨,满足居民工作和生活中多方面的需求。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是应对当前的生态文明和信息革命的发展要求,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居住社区,与现存的社区类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特征。

  1)智能性

  智能性是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的一个突出特征。它要求未来居住区的建设不仅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需求,也要满足居民的工作需求。在居住社区的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水、电、气、道路等基本的配套设施建设,更要重视宽带、视频等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居住区设置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为居住区环境的改善提供预警监测作用;装设智能化教育系统,满足居民及子女全方位远程教育的需要;装设智能化的太阳能利用系统,把高科技引入居民生活,节约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在居住区和住房内设置智能化识别系统,对于人员往来和人口流动进行识别和监控,保证小区安全,如此等等。总之,是把现代高新技术尽量的引入居民生活和居住区建设,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让居民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2)生态性与协调性

  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目前倍受推崇的生态文明,现代社会正在发生着一场生态革命,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里所指的生态性,不仅仅指居住社区的绿化和环境建设,也包括居民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既包括自然生态的绿化美化,也包括人文生态的重构与协调。因此,要不断加强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引入现代技术加强居住楼房的立体绿化和楼顶绿化,建设空中花园;推广生态技术和文化,应用绿色环保节能的产品;居住区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接纳不同职业和社会背景的居民加入社区生活,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不仅是居民之间的协调,也需要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协调,促成居民、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

  3)高效性

  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注重引入现代先进技术,为社区居民服务,大力引入智能化设备和基础设施,实现一种高效的生产和生活运行机制。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不再仅仅是体现其本身的居住功能,而是集居住、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强调居住功能的复合。通过智能化的设施和管理,便利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实现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生态技术的改造,实现居住区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

  4)文化回归与归属感智能化

  生态居住社区不仅满足居民基本的居住需求,也要满足居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创设更多开敞、半开敞的交往空间,增进社区居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不断培育自身具有深厚底蕴的社区文化氛围。营造互助合作的社区环境,让社区活动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关心人,陶冶人,不断塑造自身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充分调动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观,让社区居民具有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积极建设起令居民愉悦舒适满意的文化社区和精神社区。

  4小结

  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就是构建一个平衡、健康、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空间,同时能够保证我们今后的子孙后代同样一个正常、健康和完整的生活环境。这意味着我们在进行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考虑我们目前的短期利益,而且还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能够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那个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后代能够拥有永远与我们同样生活质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甚至能够有比以前更好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态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着变革和转变。智能化生态居住社区是应对当前形势,在新的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的,也符合当今社会社区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篇二: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者:张蕾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1期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居民活动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的构建和管理成为政府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手段。城市社区建设具有地域性、多样性、自主性等特点。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初具规模,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社区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关的社会服务,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居民管理、环境与治安、医疗服务和休闲文化等。但是,城市社区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政性较为浓厚,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内容随意性强等。基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未来还需要在专业人员培养,资金投入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探索更有效地方法,完善城市社区体系。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内容;社区工作者;财力投入;法律与政策

  一.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背景

  社区,从地缘上讲,是在一定区域内居住的社会共同体形成的活动单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居民活动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将“社区”一词解释为具有相同风俗和相似价值观的人类群体形成的互相认同、互相帮助的关系密切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形成并非基于人们的意愿,而是基于人们的生活区域。

  三.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居民在各领域的需求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如前所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政府部门开始摸索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城市社区建设的形式实现简政放权,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具体而言,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涉及了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居民管理、环境与治安、医疗服务和休闲文化等等。

  (一)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要素,社区居民的管理体系已经构建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性的增加,自主创业人员的增多,城市居民的管理也由原本以工作单位为主要形式转变为以社区集中管理为主。人员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对社区居民的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二)社区环境和治安管理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篇三: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问题分析

  一、渔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渔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失衡,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共服务方面,还是在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使得渔村经济发展和渔民生活严重滞后于城市,这不仅日益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瓶颈,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出来,比如,城市和渔村享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权利不平等;城市和渔村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城市和渔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有的渔民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等等。而加快推进渔村社区建设,构建城市和渔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有利于社会各种资源在城市和渔村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更好地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渔村社区建设是深化渔民自治、完善社区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渔民对村干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加快渔村经济发展,还期待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不仅要求保护渔民当前利益和诉求,而且期待保障和改善长远生计。近年来,尽管一些渔村探索建立渔民自治管理制度,但依然行政色彩较为浓厚,渔民参与的积极性较差,难以真正发挥渔民自治,使得社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行政管理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而加强渔村社区建设,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即渔业社区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以此来推动协调的行动,提髙管理效率。在社区管理中,信息及规则有助于降低社区成员间讨价还价、联系、监督和管理措施实施的成本,而网络则可以减少信息收集、共享的成本,并可为事故、自然灾害等不利事件提供保险机制。渔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生产层次低下,又加剧了区域渔业产业结构趋同,整体竞争力较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渔业经济效益低下,渔村经济愈发薄弱。2.渔村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设施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渔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渔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服务设施不健全。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营利性的水产品生产发展较快,但渔业的公益性职能严重弱化,渔业持续健康发展遇到了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数渔村临海(或临水),一般位于偏远的地区,道路狭窄,交通运输不便;通讯条件差,信息相对闭塞。第二,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服务性、社会性和流通性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如渔港和航标建设滞后,缺少规范的大型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推广以及检验检测等机构不健全。第三,渔船装备水平落后,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柴油消耗占捕捞生产成本已达70%;养殖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池塘淤积老化严重,净化设施设备配备不足,配合饲料使用率低,投喂冻鲜小杂鱼养殖现象普遍,局部地区养殖排放污染问题突出;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低,部分加工企业存在用水量大、废弃物多、综合能耗高等。第四,渔村社区居住环境普遍较差,社区内供水、供电、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不完备,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更为匾乏。由于远离市区,渔村社区内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购物消费场所较少,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滞后|21。3.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髙。目前我国渔业生产单位分散、规模小,生产组织形式仍以分散农户为主,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低。渔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等现状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化、大市场的要求,与现代渔业要求的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相距甚远。4.渔村水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随着海洋开发提速,用海项目增加,大量占用沿海水域和滩涂。如建设桥梁港口、铺设电缆和海底油气管道、开辟航道锚地、围垦、旅游开发等。许多海岸带开发挤占滩涂、湿地、海湾、珊瑚礁、红树林等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破坏。一方面使海洋水生生物丧失了重要栖息地,生态环境剧变影响了基础馆料生物的繁殖;另一方面导致原来在滩涂产卵繁殖的渔业品种失去了产卵场,近海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加剧了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

  (二)渔民问题

  1.渔业劳动力总量过剩,转移困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水域滩涂被围垦、占用,养殖空间不断减少;工业废弃物和生活排污严重威胁渔业生态安全,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水域环境恶化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渔民整体上就业渠道单一,在渔业资源出现衰退和生存空间被侵占后,加上科技进步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渔业对传统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使得渔业劳动力总量过剩。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受捕捞作业场所不断缩小等因素影响,台州市传统海洋捕捞渔民劳动力呈逐年递减趋势,由2000年的34255人到2010年的22592人,10年减少11663人,减幅达34%。同时水产养殖空间受到挤压,10年来台州市海域围垦面积约264fcm2,许多长期以来从事滩涂和浅海养殖的渔民逐步失去了生产基础,上述垦区调整养殖功能将使8000多名养殖渔民失业[5】。但是,由于多数渔区经济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多数渔民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少,缺乏从事其它行业的技能,跨行业转移的难度较大。2.渔民增收难度加大。近年来渔民收人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渔民增收能力下降、渠道萎缩。现阶段渔民收人主要依赖传统的捕捞和养殖业,受捕捞空间缩小、渔业资源衰退、燃油等渔业成本增加和渔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捕捞效益大幅下降,养殖生产仍以传统、大众化的品种为主,特色、髙值化品种养殖量小,存在量与值不对应的现象且养殖方式落?后,综合效益不髙,渔民增收的难度不断加大。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大量浅海滩涂围塘,或被征用占用,海水养殖面积锐减,2010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93905ha,比2000年减少12453ha,净降12%。从黄渤海区的情况看,天津市滨海新区因填梅造地项目工程导致80余艘小型渔船和300余名渔民无法从业,渔业经济损失达1200余万元;大连市因清理海域造成的渔业产量减少30万吨;烟台市建设占用5000多ha海域后,使得养殖产量减少近20万吨,产值减少12亿元|51。另外,涉渔税费种类较多,多头管理,重复收费,渔民负担依然很重。3.渔民权益亟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城市幵发、港口建设、海底电缆铺设、滩涂围垦等占用渔业水域、滩涂现象逐年增多,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渔业权制度体系,退出、补偿、调节等机制不健全,依法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和捕捞的权利保护不力,损害赔偿和占用补偿制度严重滞后,大量的填海造地、占用养殖水面,导致渔民“失海”、“失水”的问题日益突出,渔民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据统计,2000年以来养殖、采捕渔业活动被迫从逾6000km2(900万亩)的浅海、滩涂中退出,近海捕捞受影响的面积更大,涉及渔民超过100万人。其中,黄渤海区被占用的浅海和滩涂面积1700多km2,占黄渤海区浅海、滩涂总面积的14.5%;东海区因填海、建设等造成的海域消失和渔业作业受影响的面积在2400km2以上;南海区被占用海域、滩涂面积为2000多km2。三大海区因失海失涂而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渔民,各在40万人以上。近海水域、滩涂被占用造成大量长年在浅海滩涂进行捕捞或养殖的渔民失去了作业场所,失海相当于失业。尽管有些地区针对保障渔民权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制度建设还不够系统、规范,政策文件的法律等级效力不够,还属于规范性文件或政府规章等原因,渔民权益亟待进一步加强。、(三)渔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渔村社区管理认识不到位。渔村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许多渔村社区的管理者对渔村社区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到位,仅仅将其理解为称谓的变化,即由渔村改为渔村社区;由渔民身份改为居民身份而已,实质没有变化。有的渔村社区管理者甚至认为渔村社区建设是图形式走过场。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在管理中注重对上级部门负责,忽视对渔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为渔民提供服务。2.渔村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渔村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渔村社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首先,渔村社区建设的资源主要依托政府投资,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很少,社区实际运行中行政色彩浓厚,“政社不分”和“党政不分”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次,许多渔村社区缺乏专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其管理职权往往由村委会代行其权,由此导致

  社区管理中职责不清晰,多数还是以村务管理老办法来处理,社区管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和服务实效均严重滞后于渔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渔民的需求。再次,由于血缘关系、人情、道德、自我保护意识的存在,宗族力量在渔村社区管理中是一种较大的地方势力。一些渔村社区管理者大多是以大姓家族的人为主,以大欺小的情况存在,排外意识较强,导致社区管理权力往往被宗族势力所控制。最后,渔民的民主权利意识薄弱,缺乏对社区自治管理的热情和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社区的形成是经过长期自然形成的,而我国社区管理才刚刚起步,社区建设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导推动,大部分渔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渔民长期在外打渔,其民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更为欠缺,亟需政府加以引导和培训。3.渔村社区管理人才的缺失。渔村社区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与广大渔民的积极参与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但是在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和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等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渔村社区中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大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留在渔村的大部分为文化程度低、生活技能差的中老年渔民。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参与社区活动的民主意识和执行自治管理的能力都较弱,社区意识有待培养。为了弥补管理人才缺失问题,渔村社区中多采用临时聘用或兼职的方式解决人员不足的状况,由于福利待遇较低,社区管理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能力的渔村精英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此外,渔村社区缺乏专门的培训机构和相应的培训机制,大多数渔村干部没有受过社区管理的相关培训,甚至从没接触过社区管理,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制约了渔村社区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与建议

  渔村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搞好渔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改善渔村落后面貌,扩大内需,为渔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顺利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有利于促进渔村经济发展、提高渔民生活水平;有利于调动广大渔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社公共服务向渔村社区延伸,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因此,在今后渔村社区建设中,要从渔村经济、渔民生活和渔村民主与法制建设人手,把渔村社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渔民宜居、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渔村社区。渔村社区建设的根本途径就是城乡一体化,各地可以根据渔村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渔业的支撑地位。但是,渔村社区建设并不完全独立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外,它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因此,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只能服从于国家城乡一体化这一根本途径。

  本文

篇四: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社区最早形成的形式是(B)。

  A.城镇B.农村C.居民小区D.山区

  2.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社区的要素(C)。

  A.地域要素B.人口要素C.经济要素D.组织结构要素

  3.社区人群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A)是最基本的社区群体。

  A.家庭、邻里B.家庭、小区C.邻里、小区D.亲属、邻里

  4.城市作为一种比村庄社区规模大、社会结构复杂的社区,有着村庄社区所没有的两大功能是(A)。

  A.聚焦和综合B.稳定和综合C.聚集和稳定D.凝聚和稳定

  5.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阶段的探索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在(D)召开了城区工作会议。

  A.北京B.广州C.南京D.上海

  6.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社区成员和社区内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C)年。

  年

  年

  年

  年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区自治包含的要素?

  (C)。

  A.人事选免B.财务管理C.社区文化D.协助政府工作

  8.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A.教育要素B.空间要素

  C.管理要素D.生态要素

  9.社区文化最先由哪位美国学者提出的(A)。

  A.梅森B.乔治C.马斯诺D.滕尼斯

  10.下面哪项不是社区文化功能的是(D)。

  A.融合与规范功能B.娱乐与教育功能

  C.传承与发展功能D.娱乐与提高功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狭义的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___________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环境、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按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将社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城市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社区服务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社区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包括由这些人所组成的_______和_______。

  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

  8.汉语

  “社区

  ”

  一词的译名最初是由__________先生用来翻译英文community一词的。

  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社区

  ”

  一词。

  10.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工作者队伍由

  、、和

  这几个部分组成。

  11.通过“四个民主”,实现党领导下的社区依法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和自我服务,最终达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社区。

  12.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13.《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答结果:

  二、填空题

  1、人文环境、美化和净化状况

  2、宏观社区环境、中观社区环境和微观社区环境

  3、空间要素、居住生活环境要素、社区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管理要素、人文要素

  4、政府主导模式;社会参与机制发展模式;政社合作模式。

  5、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地域性。

  6、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7、地域要素。

  8、查尔斯·罗密。

  9、滕尼斯。

  10、专职人员、公职人员、志愿服务人员和理论工作者。

  11、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12、社区居民。

  13、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城市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3.社区工作站是政府、社会出资购买其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工作站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4.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域性党建工作。

  5、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的以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为主、以经营性服务为辅的各种服务性产品和服务性活动。

  6.社区环境保护是指基层政府和各种自治组织运用各种手段来防治社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保护和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为目的而开展的各项活动。

  7.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

  8.社区管理体制

  社区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进行社区建设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9.居民委员会

  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0.社区治安

  是指社区政府和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公务活动。

  11.社区教育管理

  对社区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协调活动过程,也是对社区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的一种组织力量。

  12.非营利组织

  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的社区中介机构,其在社区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社区服务和福利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社区经济的助燃物和催化剂。

  13.社区居民自治

  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四、简答题

  1、试述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城市社区组织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基层行政社区与自然社区相耦合原则;

  有利于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原则;

  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管理效能的原则;

  纵向和横向管理整体协调原则;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

  2、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

  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队伍

  完善社区文化共建机制和相关制度法规

  3、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

  社区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

  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

  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

  4、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

  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

  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5、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历程?

  (1)萌芽阶段(1986-1991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87年社区服务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

  (2)起步阶段(1991-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1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概念,拉开了探索、实验和研究社区建设的序幕,社区建设正式启动。

  (3)探索阶段(1995-2000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996年3月上海召开了“上海市城区工作会议”,并下发《关于加强街道、居委会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政策意见》,开始着手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并引起全国的仿效。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工作开始在全国逐步展开。

  (4)推广阶段(2000-200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0年民政部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实施社区建设与社区体制改革,社区建设由实验走向示范。

  (5)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5年8月2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的重要讲话。

  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简述当前我国社区自治四种模式的主要特征

  沈阳模式:沈阳市社区自治模式主要是以社区居民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各种主体组织、机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实行民主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

  上海浦东新区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区自治模式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依靠行政力量,通过街居联动发展社区的各项事业。

  深圳盐田模式:盐田模式在于通过“一会两站”的基本架构,破解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困境,促成居委会独立化和自主化,还原法律规定的社区自治。

  江汉模式:江汉模式主要是在社区建设中,转变政府职能,突出社区自治功能,建立新型的政府行政资源与社区资源整合、行政调控机制与社会自治机制结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城市基础社会管理体制。江汉区也将社区定位为“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并成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这三个组织构成社区自治组织体系。

  8、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第二、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第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文明社区。第五、搞好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多方面需求。第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

  1、社区治安管理主要要求做好哪几方面工作?

  答:

  健全社区治安管理组织机构,协调多方力量,加强领导,发展壮大社区治安管理队伍。

  协助公安、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助教育,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群众内部矛盾。

  此外,深化法制教育,增强居民的法律意思,教育居民群众自觉地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

  争,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应该抓紧抓好。

  2、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社区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既是进行社会整合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国外先进的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国内社区建设的借鉴意义体现为以下四点:

  首先,社区管理逐步向社区自治转化的过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即规划、协调、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其次,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法规。

  再次,积极培育城市社区中介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最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3、如何提升我国城市社区治安服务水平?

  答: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区治安服务关系

  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治安服务体系

  疏通参与渠道,大力提高社区居民对治安服务的参与度

  从实际出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任务内容:

  题目:假如你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你所在的社区有很多大龄单身青年,他们有婚恋方面的需求,但因为种种原因却没有解决个人问题。针对这些大龄单身青年的需求,请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字数:约700—800字)

  作答结果:

  工作目标、任务目标:

  通过地区发展,帮助该社区待业青年顺利就业,建立一套转变待业青年就业观念、培训他们的技能和促进他们顺利上岗就业的体系。

  (二)实施策略

  1.了解现状和需求

  通过海报宣传、报名,调查问卷、个人申请以及个案访谈等方式统计待业青年人数,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需求等信息,建立待业青年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居委会、社工、待业青年代表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人组成“待青就业”居民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分析社区青年待业的原因,讨论解决的措施,形成大概的策略框架。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针对“待青就业”居民小组会议的结论,联合居委会社区精英的力量,发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开展“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就业形式”等内容的讲座或者座谈会,另外采取个案访谈和家庭动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待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刺激他们的就业欲望,进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上网搜索、社区相关机构劳务需要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建议等信息,收集劳动力市场需求。“待青就业”居民小组走访社区精英和相关机构,调动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拥有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开展各类相应的职业培训。培训完后,有相关证书的就要拿到,没有的就鼓励参加考试获得。如果两项都没有,可以请求权威单位或者培训单位或者居委会开技能证明。还可以向社区内外招收志愿者,协助培训。此外还可以向政府等相关部门请求支持。

  4.拓宽就业渠道

  设置就业信息公布栏,把上网搜索、社区相关需要劳务的机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公布出来,居委会写推荐信,积极鼓励待业青年前去面试应聘;委托社区精英人群支持和帮助待业青年就业,动员居民介绍岗位;在社会事业相关部门登记失业;对符合低保或者失业的青年要积极申请;寻找厂家建立长期人力供给关系。

  5.监督改进执行进度

  “待青就业”居民小组组织人员开展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及时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和单位意见,对不合适或者不符合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配和“回笼”培训。对一些仍未就业的青年也要继续开展个案工作。另外检查促进待业青年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的建立,必要购买失业保险等。

  (三)效果评估

  通过单位走访、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和其它方式收集已就业青年的满意度、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的评价,撰写评估报告。用文字形式将“促进待业青年就业”方法理论化和形式化,长期应用。

篇五: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关于现代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鞠正江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

  【年(卷),期】2005(014)005【摘

  要】作为一定的地缘群体和区域社会的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总页数】3页(P38-40)

  【作

  者】鞠正江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9【相关文献】

  1.现代城市社区建设重要性的思考[J],褚云茂

  2.社区建设的创新与现代城市发展[J],陈岩

  3.浅析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J],艾华

  4.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发展[J],常宝

  5.社区发展是现代城市文明的载体和依托——加强上海城市社区建设调研报告[J],徐中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荐访问:分析我国的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 我国 分析
上一篇:街道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3篇)
下一篇:2023年度组织生活会党员问题清单(6篇)

Copyright @ 2013 - 2024 韵智公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韵智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16002157号-5